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5版
以爱点亮教育之光
——记广西“最美乡村教师”黄永芳
文章字数:



黄永芳(中)在指导新入职的老师

    □吕若琦 黄蓉
  “老师,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一个从深圳打来的电话,让黄永芳的眼眶湿润了。电话那头的黄省,曾是一个躲在教室角落、每天只吃白米饭的男孩。如今,他已成为一家企业的车间主任。这样的电话,黄永芳在34年的教学生涯中接过不少。每一个电话背后,都是一个被爱点燃的人生。
  在广西南宁市郊的乡村校园里,54岁的黄永芳用三十四载光阴书写着“教育家精神”的生动篇章。从1991年那个秋天开始,20岁的她带着青春的朝气走进乡村校园,从此扎根于此,从青丝到华发,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她以爱为舟,以德为帆,以创新为桨,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点亮了无数农村孩子的梦想之光。
   初心如磐:诠释爱岗敬业的深度
  “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这是黄永芳始终坚守的信念。三十四年,超过一万两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让她从一名充满朝气的青年教师,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
  她的爱岗敬业体现在每一个平凡日子中。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用温暖的笑容迎接每一个学生;课间,她不是在批改作业、备课,就是在与青年教师研讨;深夜,她办公室的灯光常常最后熄灭。那本厚重的、纸页已泛黄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她对教育的思考、对学情的分析、对教法的探索,见证着她对教育事业永不枯竭的热忱。
  她荣获“广西最美乡村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但在她心中,最珍贵的奖赏永远是学生们那一声清脆的“老师好”,是毕业多年后学生说的那句:“谢谢您改变了我的人生。”
    以德育人:彰显教育智慧的厚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黄永芳始终践行的教育信条。她深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她的教育实践中,德育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而是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英语课上,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成为引导学生价值观的生动教材;课堂活动中,开发出需要紧密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协作与尊重的真谛;甚至在批改作业时,她留在学生本子上的鼓励性评语,也承载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这种将德育与智育、美育、劳育完美融合的智慧,让学生们在汲取知识养分的同时,人格得以健全,品德得以升华,真正学会了如何做人。
  黄永芳用三十四年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家精神的崇高所在: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人格的塑造。她像一位持灯的引路人,用道德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引导他们走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因材施教:展现创新教育的锐度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黄永芳深知,乡村孩子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资源有限。因此,她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之路,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古训。
  她是“分层教学”的坚定实践者。她认为教育不是“削足适履”,而应是“量体裁衣”。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她都会通过细致观察、科学评估,为每个学生绘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先后有多名学生在全国及自治区英语竞赛中斩获佳绩,这在一个乡村学校实属不易。
  她更是“创新课堂”的积极开拓者。她的课堂从不沉闷,总是充满惊喜与活力。她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努力让英语学习变成一场场有趣的探索之旅。她的创新并非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学生需求的精准洞察。在她的课堂上,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渴望,一种享受。
    师爱无疆:传递生命影响的温度
  在黄永芳的教育词典里,“爱”是核心关键词。她的爱,博大、细腻且坚韧,具体化为无数个温暖瞬间,守护着每一个看似脆弱却蕴含无限可能的梦想。
  面对因家庭极度贫困而濒临失学的孩子,她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自掏腰包购买生活用品和饭菜票,积极向学校反映情况争取减免费用,甚至深入家访,协调村委会和亲戚,形成长效帮扶机制……这一系列举动,远超出了教师的职责范围,这是一位教育者基于良知与大爱做出的本能选择。
  三十四年来,得到黄永芳帮助的学生数不胜数。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自卑怯懦的孩子慢慢挺直了脊梁,找到了自信,拥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力量。她以爱为帆,为乡村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守护着每一朵梦想之花绚丽绽放。
   教研相长:彰显名师风范的高度
  教育家精神,还体现在永不止步的专业追求和甘为人梯的奉献情怀上。黄永芳从未满足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她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熟练制作高质量课件,提高课堂效率;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论文荣获自治区一等奖并发表,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她的研究扎根于乡村教育一线,成果反哺于教学实践,极具针对性和推广价值。
  2020年,“黄永芳名师领航工作室”成立,她将工作的重心更多转向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她与青年教师们热烈探讨;送教下乡的路上,总有她奔波忙碌的身影。她用心指导每一位学员,帮助他们找准专业发展的路径,带动了整个区域乡村英语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独行快,众行远”,她以宽广的胸怀,引领着更多教育同行者,共同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耕耘不辍,将教育家精神的火种播撒得更远、更广。
  三十四年,初心不改;三十四年,笃行不怠。黄永芳——这位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用她全部的职业生涯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精神”——那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执着坚守,是以德施教、润物无声的育人智慧,是因材施教、勇于创新的专业追求,是爱生如子、守护梦想的慈悲情怀,更是教研相长、示范引领的使命担当。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