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上的“和气菜”
文章字数:
年夜饭是一年中的压轴大餐,除了基本的鸡鱼肉蛋外,还有些必要的菜,它是一席的灵魂,也有着别样的寓意,比如说圆子,比如说家乡的“和气菜”。
安徽肥西,地处江淮之间,年夜饭上的“和气菜”,意思非常直白,食材也非常简单——五花肉、白菜帮、豆干、油豆腐、红椒、大葱,等等。所有这些全部切成丝,烩在一起。
坐锅淋油,肉丝煸香,然后依次搁入豆干丝、油豆腐丝,淋入高汤稍煮,再加入红椒丝、大葱丝和少许盐就行。满满当当一大盆,吃起来清淡又可口。
冬天的白菜帮子敦厚绵甜,豆制品虽然家常,但世间对它的期望值非常高。“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道舌尖上的平安菜,从市井到庙堂,无不推崇。但“平安”与“和气”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之所以叫“和气菜”,是有说法的。
以前,当地的一户人家,子女众多,但有一两个心眼小、脾气暴,久而久之,兄弟姐妹间摩擦不断,甚至连年饭都难聚在一起。某一年过年,父母早早招呼几个子女回家。父母命不能违,来是都来了,但坐在一起气氛不太融洽。父母假装没看见,前前后后忙着,菜已布齐,酒至半酣,母亲又端上一个大瓷盆,热气腾腾中各色相间,香气扑鼻。母亲见他们注意力都转移到这里,便笑着说:“过年了,特地做了大盆菜,里面要啥有啥,你们尝尝。”
他们纷纷拿起筷子,一入口便止不住。入席一直是大鱼大肉,油腻得很,这盆热热的大杂烩,清清爽爽,居然唇齿留香。
母亲笑着说:“其实啊,这道菜都是我今天做年夜饭剩下的边角料。虽然每样都不起眼,但放在一起炒一炒、烩一烩,就能互相成全,反倒比鱼肉还香。你们呀,平常过日子也是。只有团团圆圆、和和气气才能幸福长久。你们都是一母同生,天天揣着怨气,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吧。都要多想想自己的不对,多宽容别人的短处,这个家才能红红火火。”一席话,说得那些犟脾气的孩子都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这道“和气菜”一直传到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气菜”里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如肉丝、蛋皮丝、金针菇等。年夜饭时,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和气菜”端上桌,寓意和和美美、和气生财的祝福也同时抵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