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整治“缩水”的校园餐 保障学生“舌尖上的权益”
□茅亩
文章字数:
  近年来,“缩水”的校园餐现象频频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各地曝光的校园食堂腐败案例来看,涉事校长的作案手法并不复杂,却总能屡屡得逞。究其根源,在于学校管理体制中存在权力过度集中的弊端,形成了“花钱一支笔、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的不良局面。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包括校园食堂管理在内的各项事务均由校长一人决断,致使本该书声琅琅的校园异化为少数腐败者的“温床”,“缩水的校园餐”问题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长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理应成为全体师生的表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指出:“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校长本应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准则,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然而,个别校长却将黑手伸向学生的餐盘,从中小学生的口中“夺食”,这种肆意妄为的腐败行径不仅严重破坏了校园廉洁生态,更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必须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惩处和系统整治。
  要有效治理“缩水的校园餐”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制度设计,构建从食材采购到餐桌供应的全流程监管体系。首先,要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改革传统的现金收费方式,可以推行电子支付或直接转账至专用账户,减少资金管理漏洞。其次,针对虚报冒领、重复报账等问题,实行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制度,由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并在校园公示收支明细。最后,可以建立由家长代表参与的膳食监督委员会,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确保校园餐饮质量达标。
  “缩水的校园餐”问题实质上是校园腐败的一个典型表现,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治理。在惩治方面,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涉案人员严肃追责,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建立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强化警示教育效果。
  在预防方面,重点要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其一,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其二,推行校长轮岗交流制度,防范利益固化;其三,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决策机制,确保其发挥实质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校长考核评价体系。此外,还要注重培育校园廉洁文化,将廉洁教育纳入校长培训必修内容,建立廉洁档案制度。同时拓宽监督渠道,鼓励师生家长参与监督,形成多方联动的监督合力。
  只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杜绝“缩水的校园餐”现象,让校园重现清净,让学生吃上放心餐。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