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旷野桑歌
□吴玉琴
文章字数:
  旷野的风,随着林阴小道上紫红的桑葚、青涩的苹果、毛茸茸的桃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果一起散发清香。仲夏的阳光,热烈且多情,将颗颗果实滋养得珠圆玉润,格外丰盈。
  “绿树阴浓夏日长”,此时的矿山公园已被各种花草树木覆盖,馨香十里。行走在阴翳蔽日的地企共建林,竟收获意外之惊喜。小路两侧,一棵棵桑树上,枝叶间布满了颜色不一的桑果,青色的像蠕动的毛毛虫,红色的是未启的朱唇,紫黑的是点缀在绿叶间的黑宝石。熟透的桑葚落了一地,引得许多鸟雀来食,每每行人走过,它们便倏地飞起,立于枝头张望。摘一颗黑宝石入口,软糯滑润,酸甜的滋味在味蕾间蔓延开来,回味悠长。聚拢一把塞进嘴里,鲜香汹涌而至,直抵心底。
  一个妇人带着孩子走上山坡,稚子在前奔跑,童声嘹亮,不断地回头催促,小手、嘴唇和舌头被桑葚汁染得乌黑。妇人赶得面色潮红,热汗淋漓的脸上漾出幸福的笑。一对老夫妻慢悠悠地停停走走在树下,经过时,见老奶奶拎着一个空塑料袋,老爷爷正踮脚摘桑叶往里装。心中不免疑惑:众人皆采桑葚,他们采桑叶做什么呢?
  攀谈间,老爷爷笑道:桑叶能去除油污,用它擦拭的锅碗瓢盆比用洗涤剂洗得明亮。见我们半信半疑,老奶奶递给我一片叶子说,你用它擦擦手试试。我把桑叶折叠,轻轻揉搓被桑葚汁液染成绛紫色的手,没过多久,手上的色素竟渐渐消退,恢复洁净。原来,大自然的生生不息里,藏着造物主精心搭配的良方,神奇又治愈。
  古籍记载,桑葚,性微寒。食之补五脏,使耳目聪明,利关节,和经脉,通血气,益精神。鸟儿们好像深谙此理,它们在桑叶间跳跃欢呼,争相啄食,尽情享用这大自然的馈赠。
  桑树耐旱耐寒耐贫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被矿渣覆盖的荒芜之地,沉默的丘陵坚硬如铁,绵延的沟壑布满工业伤疤。2009年,小城人将乱石堆改造成层层梯田,栽下一株株幼苗,铁锹碰撞沙石的声响,惊飞好奇的麻雀。年复一年,这些桑树在矿山公园植根展叶,生机勃勃,如今树影婆娑,硕果累累。这满目的繁华与甜蜜,它不仅是风景,更是一棵棵树对戈壁小城生态重建温柔而深情的回应。
  我们边走边吃,嬉笑逗趣,好不惬意。忽听前面有童声惊喜地喊道:“妈妈,妈妈,这里有棵白桑树,好甜好甜!”走近一看,细长的桑果呈乳白色,挂在枝繁叶茂的枝头,调皮地随风轻荡。摘下一颗放进嘴里,鲜香无比。
  暮色浸染桑林,夕阳为万物描上金边。风摇叶响,众鸟欢鸣,虫吟唧唧。静坐桑树下,我不再有思想,也不再有灵魂,似乎成了这里的一颗桑葚、一朵花、一声鸟啼,也似乎是刚飘过头顶的一片云、吹过身旁的一阵风,不知今夕何夕。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