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后排的孩子
文章字数:
七年级开学初,他坐在第一排。每次上课,他发言都特别积极,眼睛亮亮的。开始我很高兴,使劲儿表扬他,还任命他为小组长,负责收发作业。但上了几节课后发现,他发言倒是积极,可说的内容往往与问题无关。他一节课举手好几次,说的答案常常离题万里,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我要维持纪律,还要慢慢引导他组织语言、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他是组长,自己的作业都不按时完成,组员意见很大。
我向班主任了解他的情况,班主任说,这个孩子基础差,小学就因为厌学离家出走过几次,学习上对他不做要求。
原来如此。
后来,当他上课举手时,我故意不看他,只要有别人举手,就不叫他,实在没有别人举手了才叫他,一听他的回答不对,往往粗暴打断,立马让他坐下,不像以前那样耐心引导。
孩子是敏感的。他意识到这一点,上课慢慢就不再发言,开始做小动作、说话,批评他时,他脸上也由以前的害羞变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作业也交得越来越迟。
国庆节收假他没来,班主任悄悄告诉我说他又离家出走了。
一个礼拜后他来了,坐到了教室最后一排,上课彻底不听了。我问了别的老师,都说他不好好听课。哎,看来他是彻底摆烂了!有几次想找他聊聊,可刚一下课他就跑得没影儿了。
那天晚自习,大家都在写作业,他啥也不干,东张西望,桌子上比脸还干净。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聊天,才知道他们家是重组家庭。他从小学习就不好,家人对他学习不过问,也不要求,他自己也没有目标和动力。小学时,他离家出走过六次。问他前几天为啥又出走,他说就是不想写作业了,自己在外面四天,捡瓶子卖钱吃饭。
听了他的话,我心生内疚:今年,我因为身体原因,精力有限,很少和学生们聊天。我都不知道,瘦瘦小小的他原来是这么一个让人同情的孩子。重组家庭,家长对孩子缺乏关爱,不重视。开学初,他的积极表现,就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想得到肯定,而我却打击了他!
我对他说:“以后不想写作业了,可以和老师说,老师会理解的,但你别离家出走了。以后语文课只要你愿意听,就搬凳子坐到前面来。”听了我的话,他似乎吃了一惊,小声说:“老师,您真好,好久都没人和我这么聊天说话了。”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酸酸的。
从那天开始,只要上语文课,他就搬凳子坐到前面来,尽管他还会玩、会走神,但比坐在后面一点儿不学强很多。我让他帮忙擦黑板、发作业,他都特别积极。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睛又慢慢有了光。
元旦那天,他给了我一支棒棒糖。
教育不应该只有分数,爱是教育的基石。你真心爱孩子,孩子是能感受到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见,被理解,被爱。
爱,是滋养孩子一生的财富。
我向班主任了解他的情况,班主任说,这个孩子基础差,小学就因为厌学离家出走过几次,学习上对他不做要求。
原来如此。
后来,当他上课举手时,我故意不看他,只要有别人举手,就不叫他,实在没有别人举手了才叫他,一听他的回答不对,往往粗暴打断,立马让他坐下,不像以前那样耐心引导。
孩子是敏感的。他意识到这一点,上课慢慢就不再发言,开始做小动作、说话,批评他时,他脸上也由以前的害羞变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作业也交得越来越迟。
国庆节收假他没来,班主任悄悄告诉我说他又离家出走了。
一个礼拜后他来了,坐到了教室最后一排,上课彻底不听了。我问了别的老师,都说他不好好听课。哎,看来他是彻底摆烂了!有几次想找他聊聊,可刚一下课他就跑得没影儿了。
那天晚自习,大家都在写作业,他啥也不干,东张西望,桌子上比脸还干净。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聊天,才知道他们家是重组家庭。他从小学习就不好,家人对他学习不过问,也不要求,他自己也没有目标和动力。小学时,他离家出走过六次。问他前几天为啥又出走,他说就是不想写作业了,自己在外面四天,捡瓶子卖钱吃饭。
听了他的话,我心生内疚:今年,我因为身体原因,精力有限,很少和学生们聊天。我都不知道,瘦瘦小小的他原来是这么一个让人同情的孩子。重组家庭,家长对孩子缺乏关爱,不重视。开学初,他的积极表现,就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想得到肯定,而我却打击了他!
我对他说:“以后不想写作业了,可以和老师说,老师会理解的,但你别离家出走了。以后语文课只要你愿意听,就搬凳子坐到前面来。”听了我的话,他似乎吃了一惊,小声说:“老师,您真好,好久都没人和我这么聊天说话了。”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酸酸的。
从那天开始,只要上语文课,他就搬凳子坐到前面来,尽管他还会玩、会走神,但比坐在后面一点儿不学强很多。我让他帮忙擦黑板、发作业,他都特别积极。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睛又慢慢有了光。
元旦那天,他给了我一支棒棒糖。
教育不应该只有分数,爱是教育的基石。你真心爱孩子,孩子是能感受到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见,被理解,被爱。
爱,是滋养孩子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