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教师如何走出舒适区
□王凯 张英
文章字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 标要 求学生 具备 创新 思维 能力 。创新 思维 是指 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这需要学生具备开放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是很多教师一旦成为“有经验教育者”,便不再去触及教育教学的“深水区”,往往固守自己的“经验”不放,靠着“经验”吃老本,这种教师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职业的“舒适区”。由于“舒适区”的影响,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外,很少会主动去理解“教材的心”。
  罗斯福说过:“缺陷和缺点是可以改变的,贫穷和困难只是一时的风头,生活的美丽在于努力,人性的价值在于进步。”走出舒适区,开始时每一步都是痛苦的,结束时获得了成长,每一步都是快乐的。因此,走出“舒适区”最重要的就是重拾“教材的身体”,理解“教材的心”。
  要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
  不爱认真钻研的教师肯定培养不出爱学习的学生,要想理解教材内容的设计意图,首先教师要在教学前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同年级的教材是针 对不 同年 龄的学 生设 计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就能更加了解教材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针对性 ,也 就 能 更 好 地 了 解教 材 设 计 意 图。 其 次 ,教师 要根 据学 生的学 习情 况和心 理、性格特点,做 好因材 施教,不盲目 地根据“备课书”来讲授,要灵活变通地把“ 书本上的知识”转 化为“通俗易懂的话”。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小学参差不齐的教具,做好对应的教学工作,不能将农村小学与县城小学的情况一概而论。最后,就像成功从来不是某一步,而是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一样,理解教材某一节要先知道整本书的内容。
  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
  要寻找教材的相同点。以数学课本为例,它们都能够渗透德育思想。“5 人排队买票图”,可以提醒学生买票时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不以恶小而为之;“两篮子分花图”可以提醒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花草树木,不以善小而不为”。 它们都能启发学生思维,“5个人排队买票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男孩排在第2而不是第4个;“两个篮子分花图”让学生思考如何将 4朵花放入两个篮子里,会出现几种放的情况。
  寻找教材的不同点,会发现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不同。“第几”是让学生理解“第几”,并将“第几”应用于生活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分与合”则注重学生从错误中寻找真知的过程,从而激发它们的学习兴趣。“第几”渗透着类比的思想,例如从左数第2个和左边2个存在很大的不同;“分与合”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左右”与后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教材反思
  教师必须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技能。每天晚上睡觉前,教师可以花10分钟的时间思考今天课程的教学过程,问问自己“今天的教学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第二天可以把想到的“需要改正的事情”写在备课本上。
   课题研究
  做课题研究可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新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教师一直“吃老本”,一定会逐渐落伍。做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如:“教育问题、行为习惯、行为表现形式等”。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农村的教育环境。做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科研意识的养成,通过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走出“舒适区”,慢慢成为一名好教师,你需要忍受孤独、忍受不理解,负重前行。教育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一线教师应该大胆地创新、大胆地去实践新方法。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