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号——“出土文物”
文章字数:
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想起参加自学考试那四年的同时,也想起自己的雅号——“出土文物”的来历。
那是我第一次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因为手头没有教材,工资又捉襟见肘,舍不得去城里书店买,就到处打听谁参加过自考或正在参加自考,好过去借书。那次打听到我的高中同学孙荣芬买过几本自考书,其中就包括我已经报名的《写作》课本,于是,我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直奔午坊村而去。在土路上颠簸了二十多里,耗时两个多小时,才找到她的家。
见我求书心切,她就把自己用过的所有自学考试的书都翻出来,递到我手上,表示全力支持。还说自己参加了一次就怵了,有点不想继续参加考试了,勉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往返四十多里路历尽艰辛借到的书,让我无比珍惜,为此订了好几个大白本子,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誊抄,以便日后归还了自己手头仍然有写作书可看。
有课时备课上课,没课时就钻在办公室里誊抄《写作》书上的内容,连课间都舍不得拿出来。那段日子,同事们极少在闲谈的场合见到我。有一次,感觉实在需要见见阳光了,就走出办公室,站在门外的那一刻,李颖突然大喊一声:“大家快来看呀,千年的出土文物闪亮——登场——了!”这一嗓子,声音响亮,闪亮的“亮”和登场的“场”还拖着长长的尾音,逗得室外的同事们笑得前俯后仰。有的捂嘴,有的捂肚子,还有拍大腿的。一时间,场面有点失控。在里面学习了两三个小时才出来的我,根本就没弄明白她们为啥笑得那么欢实,只感到脑袋“嗡”的一下,就要炸裂般的蒙和疼。现在想来,当时的蒙和疼,可能是大脑缺氧导致的。大家一致认为,千年的出土文物用在我身上,简直就是铁锨刨白薯——绝(掘)了。也正是那个时刻,“出土文物”的雅号就成了我的代称。女同事们无论在哪里看到我都会说,快看,出土文物来了。
一头扎进学习中的我,无心与她们辩白或逗趣,她们有她们的乐趣,我有我的追求。每每想偷懒,都会拿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中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暗暗告诫自己,眼前的书是自己不远四十多里路借来的。如果不抓紧时间誊抄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怎么对得起当初自己付出的艰辛和童年就立下的志向?
第一次参加自考,我报三科过了两科,其中就包括《写作》。一次性过关,也算对得起自己没白没黑的写、背、记,对得起李颖赠与我的雅号——出土文物,对得起因高考名落孙山受挫的万丈雄心。
回到学校后,稍事休整的我又开始到处去借下半年要报考的课本了。我比谁都清楚,自己不是一个单靠临时抱佛脚就能学得很好的人。笨人就得下笨功夫。更何况,我报考中文系的自考,并非只为拿张文凭,而是想实实在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自学考试期间,我发现了一个令我不爽的写作规律:在学习时间尚很充裕时,横竖没有思路,但凡离考试越近,就越想写点什么。这样矛盾地挤在一起,往往是写又不敢放开了去写,学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去学。只好在心里无数遍地对自己说:快点把中文系的所有课程学完吧,那样就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久就写多久了。时间这么不禁用,不好好安排安排怎么够用呢?
整个自学考试的过程,除了时间上的紧张,还有路途上的艰辛。印象极为深刻的危险遭遇有两次:
一次是光线黯淡视力模糊的傍晚,在段庄下车后,独自骑着自行车回家,路过沙河村一个拐角处,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怀着孕,吓得不轻,生怕腹中的胎儿有个闪失。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自己。所以回家后,一个字儿也没敢透露,幸亏孩子没事儿。
另一次是在去教育局报名回来的途中,痛经到天旋地转,连人带车子“咣当”一声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还是送我雅号“出土文物”的李颖临危不乱,当街拦下一辆三马车(即一种机动农用车),把我拉到中医院去看病。
自学考试的四年,是迄今为止我印象中自己最拼的四年。如果有人问我后不后悔那么拼,我会坦然告诉他:趁年轻拼一拼,至少生命中没有遗憾;趁年轻拼一拼,为自己的成长积累资本。
那是我第一次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因为手头没有教材,工资又捉襟见肘,舍不得去城里书店买,就到处打听谁参加过自考或正在参加自考,好过去借书。那次打听到我的高中同学孙荣芬买过几本自考书,其中就包括我已经报名的《写作》课本,于是,我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直奔午坊村而去。在土路上颠簸了二十多里,耗时两个多小时,才找到她的家。
见我求书心切,她就把自己用过的所有自学考试的书都翻出来,递到我手上,表示全力支持。还说自己参加了一次就怵了,有点不想继续参加考试了,勉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往返四十多里路历尽艰辛借到的书,让我无比珍惜,为此订了好几个大白本子,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誊抄,以便日后归还了自己手头仍然有写作书可看。
有课时备课上课,没课时就钻在办公室里誊抄《写作》书上的内容,连课间都舍不得拿出来。那段日子,同事们极少在闲谈的场合见到我。有一次,感觉实在需要见见阳光了,就走出办公室,站在门外的那一刻,李颖突然大喊一声:“大家快来看呀,千年的出土文物闪亮——登场——了!”这一嗓子,声音响亮,闪亮的“亮”和登场的“场”还拖着长长的尾音,逗得室外的同事们笑得前俯后仰。有的捂嘴,有的捂肚子,还有拍大腿的。一时间,场面有点失控。在里面学习了两三个小时才出来的我,根本就没弄明白她们为啥笑得那么欢实,只感到脑袋“嗡”的一下,就要炸裂般的蒙和疼。现在想来,当时的蒙和疼,可能是大脑缺氧导致的。大家一致认为,千年的出土文物用在我身上,简直就是铁锨刨白薯——绝(掘)了。也正是那个时刻,“出土文物”的雅号就成了我的代称。女同事们无论在哪里看到我都会说,快看,出土文物来了。
一头扎进学习中的我,无心与她们辩白或逗趣,她们有她们的乐趣,我有我的追求。每每想偷懒,都会拿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中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暗暗告诫自己,眼前的书是自己不远四十多里路借来的。如果不抓紧时间誊抄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怎么对得起当初自己付出的艰辛和童年就立下的志向?
第一次参加自考,我报三科过了两科,其中就包括《写作》。一次性过关,也算对得起自己没白没黑的写、背、记,对得起李颖赠与我的雅号——出土文物,对得起因高考名落孙山受挫的万丈雄心。
回到学校后,稍事休整的我又开始到处去借下半年要报考的课本了。我比谁都清楚,自己不是一个单靠临时抱佛脚就能学得很好的人。笨人就得下笨功夫。更何况,我报考中文系的自考,并非只为拿张文凭,而是想实实在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自学考试期间,我发现了一个令我不爽的写作规律:在学习时间尚很充裕时,横竖没有思路,但凡离考试越近,就越想写点什么。这样矛盾地挤在一起,往往是写又不敢放开了去写,学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去学。只好在心里无数遍地对自己说:快点把中文系的所有课程学完吧,那样就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久就写多久了。时间这么不禁用,不好好安排安排怎么够用呢?
整个自学考试的过程,除了时间上的紧张,还有路途上的艰辛。印象极为深刻的危险遭遇有两次:
一次是光线黯淡视力模糊的傍晚,在段庄下车后,独自骑着自行车回家,路过沙河村一个拐角处,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怀着孕,吓得不轻,生怕腹中的胎儿有个闪失。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自己。所以回家后,一个字儿也没敢透露,幸亏孩子没事儿。
另一次是在去教育局报名回来的途中,痛经到天旋地转,连人带车子“咣当”一声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还是送我雅号“出土文物”的李颖临危不乱,当街拦下一辆三马车(即一种机动农用车),把我拉到中医院去看病。
自学考试的四年,是迄今为止我印象中自己最拼的四年。如果有人问我后不后悔那么拼,我会坦然告诉他:趁年轻拼一拼,至少生命中没有遗憾;趁年轻拼一拼,为自己的成长积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