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职场中的“言”与“不言”
□杨 晔
文章字数:
  很多古语都会告诫后人如何行事,但在职场上,很多古语是不合适的。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本意是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如果在职场中这样做,恐怕并不适合。
  比如在某公司的设计提案会议上,经理让大家畅所欲言,以便于集思广益。大学毕业不久的小牧报以积极热情,踊跃发言,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初步方案如数展示,毫无保留,没有任何心机。结果最后入选的方案是小何的。小何恰恰是把小牧的设计巧妙运用到了自己的方案中,弥补了自己设计的不足之处,使自己方案明显优于他人。而小牧的方案虽然新颖,但是操作性略有欠缺。而且大家都认为他喜欢出风头,过于喜欢展示自己。
  其实职场上有时可以知无不言,但未必一定要言无不尽。
  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古语不知道鼓励了多少人勇敢地去犯错误,拿着“忠言”的宝剑毫不留情地伤人,岂不知,如今的社会里是“忠言顺耳利于行”。
  部门经理小莫为人严于律己,做事雷厉风行,对属下的要求也很苛刻。虽然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虽然是为了让员工尽快进步和成长,但是她过于苛刻的言辞总是让其他人很不舒服。她训完人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为你好,让你上进的话不好听,但它是忠言。”尽管她工作很卖力气,督促很到位,但并没有人领她的情,而且她负责的部门业绩总是上不去,最后她被迫辞职,黯然离开。
  忠言固然好,但是要想让他人接受,首先要获得他人的认同感,而获得认同感的前提就是让对方觉得你是尊重他的。否则,对方在没有任何尊严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接受你的忠言。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原指臣子对君主进谏,不会因为说错话而获罪,听话的人会从中得到警戒。现在指批评者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无罪,被批评者即使没有批评者所说的缺点也可以引以为戒。但是在职场上这样“直言进谏”,除非遇到虚心、大度、明事理的上司,否则是行不通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初出茅庐,不谙世事,经常犯下这样的错误。比如领导让提出建议,指出不足,有的愣头青本着言者无罪的态度直言不讳,后果不言自明。
   巧言令色鲜矣仁
  在和别人刚进行交谈时,最忌讳的就是“言不由衷”,说话听起来没有诚意,这样就会让别人产生戒备心理,马上想到“巧言令色鲜矣仁”,导致两个人没有办法进行交流,更别说洽谈业务了。在交流过程中,如果“言过其实”,就会让人感觉你不值得信赖,满嘴跑火车,别人就不想和你合作。沟通过程中,要做到“言简意赅”“言必有中”,大家都知道言多语失,甚至话说多了会言不达意,反而会让对方反感,不利于进行深度交流,你得给彼此留有回旋的余地。交往的过程中,最致命的错误就是“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承诺的时候不考虑是否能够兑现,行动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当初的承诺,这样一来不用多久,你就会失信于人,没有人愿意和你合作。
  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必要的交流方式,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纽带。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注重语言技巧和措辞会增加你的人格魅力,反之,有可能会祸从口出。如果能做到一言九鼎,那必定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如果能“言必行,行必果”,那距离成功必然为之不远。言与不言都要把握好分寸与火候。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