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小学数学作业现状反思
□童义清
文章字数:
  “双减”政策的出台,《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事实:从全国范围内的现状来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和布置仍然存有一定的缺陷和亟须改进的地方。
  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受初中、高中数学甚至更高学段的学习方式影响,加之传统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底色浸染”,当前绝大多数的小学数学作业仍然以书面作业为主。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有限,很难长时间对这种单一、枯燥的作业产生兴趣,加之书面作业的静态局限性,作业的内容、素材、呈现方式都很容易窄化,不能满足小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需求,无法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另外,这类传统的作业形式,答案往往比较固定和呆板,教师作业批改时,也多是对照标准答案批改,学生只能遵循既定的解题思路,久而久之,极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式。
   追求数量,批改简单
  一些教师对学习上的“金玉良言”抱有误解,比如“学而时习之”被简单地理解成了“时刻埋头学习”,比如把“做数学”误解为“做数学作业”,“题海战术”“刷题现象”等屡禁不止。这些教师认为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的唯一方法,他们每天都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作业量越多学生记忆就越深刻。不仅如此,一些“求胜心切”的家长,还为孩子报名了大量的补习班。学生每天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参加补习班,甚至有的学生还要完成家长和补习班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没完没了的作业负担,使小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有研究表明,家庭作业的时间越长,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就越消极,学习兴趣就会降低,最后导致成绩变差。另外,很多教师批改作业时,批改方式比较简单。最突出的就是寒暑假作业,学生做了“一个月”,换来的也就是老师的“一个‘阅’”。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缺乏对小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学生渴望被赏识、被肯定的心理严重相悖,也让原本极具沟通价值的渠道生硬关闭。
  内容干瘪,素养不足
  很多教师不去深度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只会依赖市场上的各种教辅资料,导致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比较空洞、片面,不能够满足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需求。
  首先,“四基”练习弱化。许多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够全面兼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训练和考查,即使涉及了各个方面,也很难兼顾到梯度训练和思维层次。比如,在“梯形的面积”作业中,过于突出结论的记忆和套用训练,弱化公式的推导过程、推导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温习;再比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内容之后,作业中多是计算法则的练习,少有计算原理的巩固,这种枯燥、干瘪、重复性的数学作业,极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无法提升“四基”水平,很难实现作业目标。其次,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不够。“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正确价值观、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这需要在作业中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能够高质量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作业还是不够多。
  整合不力,缺乏互动
  小学数学作业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成功模式、公认的使用范式还不是很多,这或许不仅仅是因为“不好用”“不会用”的原因。从国内一些小学数学名师的成功使用、发达地区学校的有效实施来看,破除单纯的书面纸质作业,整合线上、线下作业资源不但能够增强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生生互动,实现网络学习社群的构建,而且还可以完成很多特殊的作业内容,比如有趣的数学实验等。除了整合的手段、载体不力,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作业也存有非常大的研究空间,目前,那些只停留在实验和个例层面的优秀整合作业,离广大小学生还颇为遥远。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还可以在互动性上多下功夫。比如,可以在设计作业时,安排每位同学设计一份家庭作业,然后全班互相调换解答。也可以在作业实施时,组织一二年级小学生回家与家长开展亲子数学游戏、亲子数学阅读、亲子数学比赛等。当然也可以在批阅作业时,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网络互动等。
  当然,作业整合和作业互动,需要多方加入,协同用力,目的是提高作业质量,本质是“减负提质”,切不可违背作业本意,违反“双减”政策。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