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教育初心
文章字数:
人只有时刻记得自己当初为何出发,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教育事业亦是如此。作为教师,可能每天会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暇梳理总结,但要想过一种高品位的教育生活,让自己的教育生涯丰富、有价值,就必须时不时回望自己的初心,以便更好地开启下一段教育旅程。
一是教育要教学生“求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记得自己刚刚从事教师职业时,由于没有经验,总是处在匆忙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认为只要成绩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慢慢提升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教学生“求真务实”的重要性,一些看似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毕业后却不能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能做到追求真正能提升个人价值的东西,这并不是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我想,教育就要教学生“求真”。我们在日常进行学科教育时,应该渗透学科思政的观念,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科的育人价值。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就必须让学生树立版图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以地理的美学视角去认识美丽中国,树立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小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学科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作为老师必须教给学生的,“教学生学做真人”一直是教师始终不变的追求。
二是教育要教学生“立身”。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写下了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大教育家立身之根本。我想,作为教师,要教学生“立身”,因为只有学会“立身”的本领,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为此,我将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进行了简单规划:初一习惯养成,通过各种各样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尤其注重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劳动教育基地,帮助学生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初二进行青春期系列教育,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度过青春期,形成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精神品格。当学生遇到青春期成长的困惑时,主动了解学生问题的所在,建立个性化的成长帮扶方案,帮助学生纾解心理上的羁绊,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初三是励志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挑战和失败,锻炼坚强意志力。当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时,实时与学生谈心交流,教给学生一些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让学生变压力为动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能真正立足于社会之中。
三是教育要教学生“扬善”。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教书是育人的载体,但最主要的任务是育人,如何育好人,才是教师必须追求的永恒主题。回想刚刚步入教师工作岗位时,自己每件事都要认真学习,虽然工作也很繁杂,但每次看到学生都能不断向上向善,就感觉到工作的信心满满。因此,我也将教会学生“扬善”确定为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内心种下“善”的种子,学会宽容,以仁爱之心对待身边的同学,学会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我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可能成绩不是很高,但一定是阳光善良的人。例如,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月系列活动,围绕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通过简单地制作感恩贺卡、写感恩书信、唱感恩之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每个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首要品质就是学会感恩,要牢记父母和老师的嘱托,同时对于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要心怀感恩;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优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不过多地计较个人的得失,以乐观、开朗的姿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是教育要教学生“颂德”。自从事教师职业开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具备更多立足社会发展的优秀品格,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想应该是“颂德”,即教师要教学生做优秀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的代言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也将此作为自己的教育初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在工作和生活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优秀品德看齐,扎实学习相关知识,力争做一名文明有礼,有规则意识,代表学校形象的优秀学子,这样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例如,每一年的学雷锋月,在做好各方面安全保证的前提下,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义务清扫”活动,带着劳动工具,让自己走过的马路光亮如新,就是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体会到清洁工的辛苦,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学习提高家乡城市建设的水平,还训练了自己多方面的劳动本领,同时自己的社会公德观念也得到提升,在劳动的过程中,还学会了与人合作。教学生“颂德”就是立德树人理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值得深入思考。
一是教育要教学生“求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记得自己刚刚从事教师职业时,由于没有经验,总是处在匆忙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认为只要成绩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慢慢提升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教学生“求真务实”的重要性,一些看似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毕业后却不能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能做到追求真正能提升个人价值的东西,这并不是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我想,教育就要教学生“求真”。我们在日常进行学科教育时,应该渗透学科思政的观念,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科的育人价值。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就必须让学生树立版图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以地理的美学视角去认识美丽中国,树立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小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学科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作为老师必须教给学生的,“教学生学做真人”一直是教师始终不变的追求。
二是教育要教学生“立身”。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写下了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大教育家立身之根本。我想,作为教师,要教学生“立身”,因为只有学会“立身”的本领,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为此,我将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进行了简单规划:初一习惯养成,通过各种各样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尤其注重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劳动教育基地,帮助学生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劳动技能,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初二进行青春期系列教育,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度过青春期,形成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精神品格。当学生遇到青春期成长的困惑时,主动了解学生问题的所在,建立个性化的成长帮扶方案,帮助学生纾解心理上的羁绊,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初三是励志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挑战和失败,锻炼坚强意志力。当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时,实时与学生谈心交流,教给学生一些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让学生变压力为动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能真正立足于社会之中。
三是教育要教学生“扬善”。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教书是育人的载体,但最主要的任务是育人,如何育好人,才是教师必须追求的永恒主题。回想刚刚步入教师工作岗位时,自己每件事都要认真学习,虽然工作也很繁杂,但每次看到学生都能不断向上向善,就感觉到工作的信心满满。因此,我也将教会学生“扬善”确定为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内心种下“善”的种子,学会宽容,以仁爱之心对待身边的同学,学会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我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可能成绩不是很高,但一定是阳光善良的人。例如,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月系列活动,围绕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通过简单地制作感恩贺卡、写感恩书信、唱感恩之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每个人对自己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首要品质就是学会感恩,要牢记父母和老师的嘱托,同时对于帮助过自己的同学,要心怀感恩;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优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人,不过多地计较个人的得失,以乐观、开朗的姿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是教育要教学生“颂德”。自从事教师职业开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具备更多立足社会发展的优秀品格,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想应该是“颂德”,即教师要教学生做优秀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的代言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也将此作为自己的教育初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在工作和生活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优秀品德看齐,扎实学习相关知识,力争做一名文明有礼,有规则意识,代表学校形象的优秀学子,这样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例如,每一年的学雷锋月,在做好各方面安全保证的前提下,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义务清扫”活动,带着劳动工具,让自己走过的马路光亮如新,就是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体会到清洁工的辛苦,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学习提高家乡城市建设的水平,还训练了自己多方面的劳动本领,同时自己的社会公德观念也得到提升,在劳动的过程中,还学会了与人合作。教学生“颂德”就是立德树人理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