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作文练兵场
文章字数:
学生写作文一直是令我头疼的问题,平时还能指导一二,但是一到考前就束手无策。总有几个学生不能完成作文,语文分数在及格线挣扎。这种状况多年来也没从根本上解决。
六年前,我第二次从一年级开始教语文。第二学期,为了提高学生写话水平,我让学生写“每日一句”。学生每天只写一句话,要求不高,易于完成,自然也能坚持。时间久了,部分学生就多写几句,写事、写景、写物、写心情、写梦想,一句话变成了一段话。二年级时,我提出更高要求,字数50字以上,并以日记形式展现。我们班的日记正式拉开帷幕。
我不对学生日记做太高要求,讲错别字、病句,遇到大事件、好素材,鼓励学生一起练笔。周一到周四天天写,周末只写两篇。为了促进读书,学生读完一本书,家长给我写“好消息”证明,就可以免写一篇日记。寒暑假也有写日记的要求。就这样教着、哄着,转眼到了三年级。日记字数的突破,内容的提升达到了一次小高潮。
我把日记中写得好的、字数多的在班里分享,一些同学受到鼓舞,劲头十足,暗暗较劲。日记字数不断突破,一百、二百、三百……其中印象较深的是彭同学写爬山的一篇日记,把起因、经过交代清楚,中间还有景物描写,结尾处有点勉强。我当时就觉得是孩子嫌字数太多,不愿意写了。后来从家长那里得到证实:全家爬山回来孩子写日记,写得停不下来,因为时间太晚,于是帮孩子收了尾。此番较量以闵同学一篇一千余字的日记达到顶峰。
学生在激烈的比拼中得到锻炼,受益最大的是积极参与者。其中女生表现明显优于男生。这与学生男女发育迟早有关。
两餐和午休开始的十来分钟是分享读书和日记的好时间。学生听着、想着,搜索素材,学习写法,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好日记录成电子版,汇总发班级群里,自愿挑选喜欢的打印留下,与家人分享。我严格检查,把活动落到实处。
写日记成了每天必写的作业,有些学生就开始提前写日记。有的同学把一件事分两篇、三篇写,有的同学给明天编一件“真实”的事,有的同学写读后感,尽其所能,提前完成。其中高同学最积极,两个日记本同时进行,最多时提前写了一个月的日记。同学们惊呼不已,送其绰号“日记强魔”。孩子们提前写日记是积极性和自主性的表现,需要鼓励和引导。
批日记是我的一件乐事。五十多个孩子,每天四沓,我再忙也得早早批完,学生还等着分享,等着写新的呢。打个“对钩”,写个“读”,改错别字、病句,画出好词好句,给有感触的日记下方点评指导几句。反正比批改正式作文轻松自在多了。我一般从早读开始批改日记,有时发现学生日记中普遍存在的错别字、病句,写法问题等,语文课上直接就拿来讲。讲得最多的还是写法指导。“细节是字数的保证,细节才能打动人。”“好词好句是写作的高境界。”“写作是输出,读书是输入,输入决定输出。”“思想性是日记的灵魂。”“写日记要表现真善美,要积极向上。”“学好语文的三个法宝:读好书,作好文,写好字。”日记成了学生写作的练兵场,指导学生写日记也成了我践行教学想法的探索。我读着、教着、写着、练着、想着、改着、坚持着。
一天早读结束,我抱着一大摞日记回班,余老师笑着说:“刘老师抱着他心爱的日记回来了。”的确,我乐此不疲。
转眼六年,每个孩子都写过三四十本日记了,现在应付考试作文绰绰有余,考前我也不再为学生的作文发愁了。
六年前,我第二次从一年级开始教语文。第二学期,为了提高学生写话水平,我让学生写“每日一句”。学生每天只写一句话,要求不高,易于完成,自然也能坚持。时间久了,部分学生就多写几句,写事、写景、写物、写心情、写梦想,一句话变成了一段话。二年级时,我提出更高要求,字数50字以上,并以日记形式展现。我们班的日记正式拉开帷幕。
我不对学生日记做太高要求,讲错别字、病句,遇到大事件、好素材,鼓励学生一起练笔。周一到周四天天写,周末只写两篇。为了促进读书,学生读完一本书,家长给我写“好消息”证明,就可以免写一篇日记。寒暑假也有写日记的要求。就这样教着、哄着,转眼到了三年级。日记字数的突破,内容的提升达到了一次小高潮。
我把日记中写得好的、字数多的在班里分享,一些同学受到鼓舞,劲头十足,暗暗较劲。日记字数不断突破,一百、二百、三百……其中印象较深的是彭同学写爬山的一篇日记,把起因、经过交代清楚,中间还有景物描写,结尾处有点勉强。我当时就觉得是孩子嫌字数太多,不愿意写了。后来从家长那里得到证实:全家爬山回来孩子写日记,写得停不下来,因为时间太晚,于是帮孩子收了尾。此番较量以闵同学一篇一千余字的日记达到顶峰。
学生在激烈的比拼中得到锻炼,受益最大的是积极参与者。其中女生表现明显优于男生。这与学生男女发育迟早有关。
两餐和午休开始的十来分钟是分享读书和日记的好时间。学生听着、想着,搜索素材,学习写法,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好日记录成电子版,汇总发班级群里,自愿挑选喜欢的打印留下,与家人分享。我严格检查,把活动落到实处。
写日记成了每天必写的作业,有些学生就开始提前写日记。有的同学把一件事分两篇、三篇写,有的同学给明天编一件“真实”的事,有的同学写读后感,尽其所能,提前完成。其中高同学最积极,两个日记本同时进行,最多时提前写了一个月的日记。同学们惊呼不已,送其绰号“日记强魔”。孩子们提前写日记是积极性和自主性的表现,需要鼓励和引导。
批日记是我的一件乐事。五十多个孩子,每天四沓,我再忙也得早早批完,学生还等着分享,等着写新的呢。打个“对钩”,写个“读”,改错别字、病句,画出好词好句,给有感触的日记下方点评指导几句。反正比批改正式作文轻松自在多了。我一般从早读开始批改日记,有时发现学生日记中普遍存在的错别字、病句,写法问题等,语文课上直接就拿来讲。讲得最多的还是写法指导。“细节是字数的保证,细节才能打动人。”“好词好句是写作的高境界。”“写作是输出,读书是输入,输入决定输出。”“思想性是日记的灵魂。”“写日记要表现真善美,要积极向上。”“学好语文的三个法宝:读好书,作好文,写好字。”日记成了学生写作的练兵场,指导学生写日记也成了我践行教学想法的探索。我读着、教着、写着、练着、想着、改着、坚持着。
一天早读结束,我抱着一大摞日记回班,余老师笑着说:“刘老师抱着他心爱的日记回来了。”的确,我乐此不疲。
转眼六年,每个孩子都写过三四十本日记了,现在应付考试作文绰绰有余,考前我也不再为学生的作文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