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感谢您 赠予我前行的一缕光
文章字数:
  人的成长,犹如在漫漫长路中前行。而老师,正是那手持星火,为我们照亮前路的人。初中阶段有这样几位老师,她们用耐心和智慧赠予我光芒,指引我走出迷茫。
  初一时,我的作文始终难见起色,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宣读优秀范文,从来不曾有我;本应该优异的语文成绩,也因为作文而不理想。我甚至把原因推给笔墨,怪纸笔不通心意,怪灵感不落地生花。那个秋天的课间,我看着窗外飘落的树叶,只觉得连银杏的金黄、枫叶的火红,都变得黯淡无光。同学的喧闹声,好像是对我的嘲讽。
  我实在憋不住这份恼怨,鼓起勇气,拿着试卷去找鲁老师。她接过卷子,并没有急于说什么,而是用她手中那支红笔,一句一句地为我勾画批注。之后,她抬头看我,目光清澈,仿佛有星光落在眼底。“‘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要让景物替你说话,要让人物‘活’起来……”她娓娓道来。那一刻,我眼前似有灵光一现。之前,我总是一味追求语言的华丽,表达的得体,从未关注过真实的生活。
  从那以后,鲁老师的语文课在我眼中焕然一新。她教我们如何把街巷烟火、市井叫卖写进文章里,如何亲近自然、走进生活去体验,她说:“语文不在远处,就在生活之中。”她珍视我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哪怕一个标点的修正,一个词语的斟酌,在她眼里都值得表扬。她让我们知道,语文不是冰冷的分数,而是有温度的表达。
  升入初二,地生中考的压力如期而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白老师。她总是笑容满面,善于把复杂的遗传图、细胞结构融入图画和生活中。她让我们在每次模考后写总结,不是为了比较分数,而是为了看清自己。
  有次晚自习,我和几个同学对一道遗传类的题争执不下,便一起去找她。灯光下,白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画图解析,声音温和而清晰。临走时,她往我们每个人手里塞了一颗糖,笑着说:“这是给爱思考的孩子的小奖励。”
  更让我触动的是她偶尔提起的往事——年少时的她,曾经历亲人离世的痛苦,却始终没有放弃读书的信念。“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是她最常说的话。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生命的亮度,要靠自己点燃。
  如今,面对学习和生活,我不再感到畏惧或迷茫。因为我知道,我的身后有老师给予的光,它虽不似太阳般夺目,却如星光,足够照亮我人生道路中偶尔遇到的黑暗。
   陕西省咸阳启迪中学初2026届夺标2班 王聪泽
  指导教师 芦学华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