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南京之旅
文章字数:
  依旧是深夜熟悉的火车硬座,从石家庄出发,二十几个小时后,我如愿抵达南京。
  玄武湖最有趣的地方是“爱情长廊”。在长廊上走走停停,湖畔清风徐来,比起诸多情侣眉来眼去的甜蜜,我更喜欢独处的安然。
  在市区一幢顶楼四处紧封的玻璃内,透过缝隙得以窥见整座鸡鸣寺。它鹤立鸡群般沉睡在蒙蒙的雾气中。此刻,它静谧得清新脱俗,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牧早已将这一幕写入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日落时分,夕阳从云翳中缓缓探出头,羞红的面颊顷刻间晕染了整片天空。我望着不断被余晖浸透的流云出神。心想,人就是活在这么一个个真切的瞬间里。
  其实,明城墙上再观鸡鸣寺,更能显露建筑之美。向上层层递进的寺院结构,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古朴典雅里又不失端庄大气。当然,药师佛塔和紫峰大厦的古今同框照也不能落下。
  去红山森林动物园可认为是童趣的延续。亲眼见到熊猫憨态可掬的模样,清澈的眼神流淌出不谙世事的纯真。原以为它宽厚的体态动起来会显得笨拙,然而在树干间爬上爬下竟出奇的灵活,圆滚滚的身子一扭一扭,好可爱。我们蹲在观光玻璃前痴痴地看着熊猫宝宝,久久不愿离去。
  中山陵作为地标,是到南京的必去之地。站于中山陵台阶最高处向下望,竟有一种史诗般的错觉。熙熙攘攘的游客,却在这个夏天,与我们共享着同一片天空,共处同一帧画面。转路去灵谷寺,开始了漫长的爬楼。登顶后,视野豁然开朗,郁郁葱葱的树木长满了整片钟山。我伸出头向下俯瞰,有点犯怵,再向外张望,城市的天际线远远地铺在绿意盎然的尽头。
  兜兜转转,最终拐到明孝陵景区。先是去长生鹿苑,走完石象路后汇入人群之中。穿过文武方门,再一步一步登上孝陵方城明楼。明楼是陵宫区核心建筑,原为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建筑,现在仅存四壁砖墙。
  刚从游客成群的梧桐大道出来,便赶往秦淮区,准备挑战这个在南京最喜欢的机位。乘完电梯后爬楼,我壮着胆子又攀上了天台,先是对准古秦淮西牌坊方位,迅速调好焦距,猛地按下快门——一幅国泰民安的盛世画卷就活生生展现在眼前。
  最后一段行程,我选择去雨花台瞻仰先烈。天街小雨润如酥,先是在北广场拜见了烈士就义群雕,又登上雨花阁。蒙蒙雨雾中,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在清一色的高楼间显得格外瞩目。
  从雨花阁往南走到纪念桥上,震撼感顿时油然而生。高耸的纪念碑下,烈士铜像赫然挺拔,紧跟的是写满“信仰”的花群。令人心碎的,这片英勇和浪漫背后却是来自历史的雨天。我看到这一幕,无言,任凭簌簌的雨声诉说着一切……
  南京,说到底是一本后知后觉的诗集,越品越有味。
  河北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2023级 吴泽琪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