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伶俐黄瓜
□颜巧霞
文章字数:
  萧红在《后花园》里花了很大篇幅写黄瓜。说真的,我们家的黄瓜多得跟萧红家有得一拼!唯一不同的是,我家的黄瓜不爬窗子,爬窗子的是丝瓜,我家黄瓜爬黄瓜架子。黄瓜架子是父母亲亲手搭的,在黄瓜还是小秧苗的时候,在小小秧苗旁把成年人大拇指粗的江芦柴戳到地里去,搭成了一堵墙样的镂空架子,只等黄瓜长大,它们就有架可爬,有架可依。这简直就像有钱的人家,在孩子幼年时,就把他将来要结婚生子的房子给造好了,只等孩子长大。
  到了六月里,黄瓜就长成了,挂在架子上像一只只好看的绿色瓶子,任谁看见了,也忍不住想摘一只来。小孩子哪有忍耐的心性?第一个跑来摘,刚伸出手挨到黄瓜身上,像是被蜜蜂蛰了立刻缩了手。大人们在一旁看见了哈哈笑着说:“看你坏不坏?坏的人黄瓜刺儿要戳他(她)……”小孩子咕嘟了嘴,大人伸出手帮着摘了,捞起衣襟,用衣襟内部擦了一圈,递到孩子手里说:“吃吧,吃吧!”小孩子咬上一口,咯嘣脆,清香和甘甜在口腔里搅缠回旋。说起来,这刺儿黄瓜真像伶牙俐齿又有主意的小孩子,又讨人嫌又让人喜欢。
  自打吃了第一条黄瓜,村庄里小孩子的口福和快乐就由架子上累累的黄瓜派送了。每日吃完中饭去上学,总要去菜园子里小心地摘一条黄瓜,大人帮他们用干净的手巾抹去黄瓜刺儿,清水里冲洗干净了,递给他们一路啃着走到学堂里去。有刺儿黄瓜相伴,那夏天的炎热、上学路途的寂寞都无影无踪了。
  大人们宠爱家里的小孩子,种了一架子的黄瓜,小孩子也会心疼大人们的辛苦。放了暑假,这些伶俐的小孩子把大人手里的家务活接替过来,洗衣晾晒再做饭。如果早晨贪睡,就把做中饭、晚饭的活都主动接了手。中午吃什么菜肴?有心量的小孩子是不用大人吩咐的,前儿炒苋菜,昨儿吃韭菜,今儿当然要换一种花样。小孩子去菜园子里摘了两条黄瓜,削皮,切成薄片,从抽屉里摸出几个鸡蛋,摊了薄脆的鸡蛋皮,大火热油爆炒上一盘黄瓜炒鸡蛋,黄的金黄,绿的淡绿。看着盘子里的颜色,小孩子把才学的古诗又朗诵了一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得下一日,黄瓜不做菜了,做汤,黄瓜鸡蛋汤。做法也极简单,水里倒豆油煮开,放切好的黄瓜片,搅好的蛋液倒入滚水中,熬开。汤上了桌,喝一口,清新鲜香,老祖父、爸妈都要夸小孩子会干活。
  夏日日头高,大人们干了一天田里的活,就利用日头下山吃完晚饭的当口歇上一会儿。晚饭时间拉得足够长,要是喝粥没有菜,就会被邻居们笑话的。有人家吃咸鸭蛋,有人家吃盐霜黄豆或水煮蚕豆,最简单可口的菜是腌黄瓜。小孩子早已从大人那儿学会了摘黄瓜,不捉黄瓜的身子,而是拿捏着黄瓜的根蒂部,一扭,黄瓜即从藤上脱落。利落地收拾干净,切成白玉一般的薄片儿,放入瓷盘里,撒了一些精盐,稍稍浸润一会儿,滗去盐水,再搁上适量的白糖、麻油,拍好的蒜瓣搅拌一番就可以吃了。
  大人们趁着晚上乘凉,喝着半凉不温的粥,就着这一盘脆生生的凉拌黄瓜,看着院子里伶俐喜人的小孩子,稍远处菜园子里那一架的黄瓜,过早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诉说的是再辛苦的日子也是有奔头、有希望的哦。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