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老师要向太乙真人学什么
□ 胡敏
文章字数:

  
  “你们为什么喜欢太乙真人呢?”一位资深教师问一年级萌娃。
  “因为他很幽默。”“因为他会和哪吒一起玩。”
  “因为他教给哪吒好多厉害的法术,像超级厉害的大英雄。”
  “因为他总是笑眯眯的,看起来特别亲切 。”
  童言无忌的对话,藏着深刻的教育启示。《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个操着川普、醉醺醺的太乙真人,看似不着调,实则是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神仙老师”。他的育人智慧,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包容:从“苛责者”到“接纳者”
  哪吒天生魔丸转世,生性顽劣,不仅在陈塘关惹是生非,甚至用毒液弄肿太乙真人的脸。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太乙真人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惩罚,而是以包容之心接纳哪吒的独特性。他明白,那些叛逆行为背后,是一个渴望被理解、被认可的孤独灵魂。
  这种包容并非无原则的纵容,而是建立在理解与信任之上的教育智慧。在现实教育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小哪吒”这样的学生。记得有一次,小A同学趁着雨天偷偷跑到操场泥地里捉蜗牛,浑身沾满泥水。当其他老师准备严厉批评小 A时,我蹲下身子问他:“能不能把小蜗牛送给老师当小客人?”第二天,我们以蜗牛为主题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小A不仅兴奋地描述蜗牛背着“小房子”散步的模样,还主动承担起照顾蜗牛的责任。一次看似捣乱的行为,因为老师的包容,转化为充满诗意的学习契机。
  教育不是雕刻机,不应试图把学生打磨成统一的模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二、鼓励:从“批评者”到“赏识者”
  在教导哪吒的过程中,太乙真人从不吝啬赞美之词。哪怕哪吒只是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他都会毫不掩饰地表达欣赏:“哎哟,学得快!有天赋!”这种持续的正向反馈,让原本自暴自弃的哪吒逐渐建立起自信,开始主动追求成长。
  反观我们的教育现场,不少老师习惯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缺点,常常忽视那些微小的闪光点。班上的小B同学曾是有名的“调皮鬼”,课间总是追追打打。直到有一次,我发现他背诵课文时声音洪亮、语速很快,当即在全班同学面前称赞他是“记忆小超人”。这份认可仿佛点亮了他内心的明灯,从此他不仅主动学习,还成为班级的“背书小标兵”。
  马克·吐温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让我活上两个月。”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老师的鼓励更是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阳光。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挑剔,或许就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三、放权:从“掌控者”到“支持者”
  太乙真人的教育智慧,还体现在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他没有选择把知识和技能直接灌输给哪吒,而是提供山河社稷图这样的学习空间,引导哪吒在实践中自我成长。面对困难时,他更愿意做一个启发者,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在拼音教学中,我曾遇到反复混淆“b”和“d”的小C同学。无论怎么示范讲解,他总是记不住。后来,我决定转变思路:“你能不能想个有趣的办法区分它们?”没想到,小C第二天就带来用吸管和橡皮泥制作的立体字母模型,兴奋地解释:“b是小喇叭,嘴巴朝右吹;d是小马蹄,哒哒朝前跑!”这个主动探索的过程,不仅让他彻底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过度的管控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给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试错中学会成长。教师要学会适时退后,做一个智慧的支持者。
  从魔童到英雄,哪吒的蜕变之路,离不开太乙真人的智慧引领。这位看似不靠谱的神仙老师,用包容化解叛逆,用鼓励点燃自信,用放权成就成长,为我们展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让我们以太乙真人为镜,放下苛责与焦虑,用包容之心接纳每个独特的灵魂,用赏识的眼光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放手的智慧助力学生自主成长。如此,我们终将看到,那些曾经让我们头疼的“魔童”,都能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英雄”。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