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课程思政在初中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有机融入策略研究
□西安市长安区细柳初中 刘杨
文章字数:
  一、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初中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情感感染力和文化传承功能,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在音乐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课中的元素,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的内涵,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音乐教育不仅需要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将课程思政融入初中音乐教学,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2 能够丰富音乐教学的内涵
  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侧重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融入课程思政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音乐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能够通过音乐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3.1 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
  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揭示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例如,在讲解一些经典的爱国歌曲时,只是简单地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含义,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四、课程思政在初中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有机融入策略
  4.1 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
  教师要深入研究音乐教材,广泛涉猎各类音乐作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旋律特点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其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4.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4.2.1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时,可以通过播放历史影像资料,展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4.3 加强教师思政素养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课程思政中的责任和使命。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才能在教学中准确地挖掘和阐释音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
  4.4 开展多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
  结合重要节日或纪念日,举办主题音乐会,如“国庆主题音乐会”“五四青年节主题音乐会”等。让学生在音乐会中演唱或演奏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结论
  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初中音乐学科教学,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 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师思政素养建设以及开展多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等策略,可以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不仅提高音乐素养,还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