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秧田
文章字数:
弯秧田是一块田的名字。
这个名字经常被队里人念着、喊着、梦着、回忆着,经常被队里人在纸上用横竖的笔画写着。
田是有走向的,跟山脉、大地、河流一样。弯秧田东西走向,由东往西弯曲,弯得自在,弯得恰到好处。
弯秧田面积不大,就两亩样子。小时候,站在东边田埂上,朝西而望,觉得它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长大后,再看它,觉得它不大,跟队里的大田比起来,是一块小田。
弯秧田水路好。它的上面就是一个堰塘。堰塘名小堰,小堰是对比它上面的大堰而言的。大堰装得下十来个小堰。小堰的水就可以放到田里,不用抽水和车水。大雨时,小堰的水变得浑浊。过几天,水就清澈了。清清凉凉的水就流到了弯秧田。
弯秧田多半是做秧田用的。那时候,种植水稻得先把种谷撒在秧田里,等到秧长到四五寸高,也就是三叶一心的状态,就可以插到大田了。所谓大田,就是直接用来插秧的田。等秧田的秧苗扯完,再翻耕过来,插上秧。
1982年,弯秧田分到我家。那以后,父亲和我就开始在弯秧田播种、耕耘、收获。
保持弯秧田的肥力,我们把一些猪屎牛屎鸡屎挑到田里。因为肥力足,每年春天的秧苗齐展翠绿,株株粗壮。
以往开犁弯秧田,就有很多的青鸟在田里飞来飞去。它们在田里寻找昆虫和蚯蚓,等它们嘴里啄到食物之后,又飞得远远的。也有胆子大的青鸟,还歇在牛背上,望着村庄,望着弯秧田。
雪后的弯秧田,保持高度的沉默。洁白的雪覆盖在泥田之上。从弯秧田田埂走过的人或者狗,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特别是那些不怕寒冷的狗,丢一二三声狗吠,闹醒弯秧田。
在田埂种上黄豆,是队里人经营田地的一种原始方式。我家也不例外。清明过后,在弯秧田的田埂种上黄豆,盖上土杂肥。弯秧田的田埂上,没几天黄豆苗就齐刷刷站起来,很打眼。等到夏天,豆子成熟,娘把那些最早成熟的黄豆扯回一两把来,在树阴下剥了。绿色养眼的黄豆跟青椒一起炒熟,再用水焖过,便是一味菜——水黄豆。水黄豆香、辣,颜色好看,无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都爱吃。
在弯秧田捉鱼也是一大快事。大雨过后,小堰的鱼随水出来,游到弯秧田。每年春天,犁田耘田时,都能捉到鲫鱼、刁子,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鱼。我跟父亲捉过,队里的旺来叔、陶婶等人也捉过,过了一把捉鱼的瘾。
我见过弯秧田水稻扬花的场面。水稻晴天开花授粉,多在上午和中午,中午最盛。那是一种安静的场面,微风送过,阵阵稻花香味拂过。
我听过弯秧田青蛙的鸣叫。春夜,蛙声此起彼伏。仔细听,声自弯秧田传来,清脆而干净。白天,也有青蛙歇在田边,偶尔发几声,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弯秧田吵闹。
弯秧田最终成为二广高速公路的路基,是它的宿命。
2009年,弯秧田彻底从队里的田亩册上消失。至于它的形状、面积以及它每年的粮食产量,没人记得了。好在我跟弯秧田有几年情缘,拉拉杂杂记下这些文字,算是没有忘记它。
这个名字经常被队里人念着、喊着、梦着、回忆着,经常被队里人在纸上用横竖的笔画写着。
田是有走向的,跟山脉、大地、河流一样。弯秧田东西走向,由东往西弯曲,弯得自在,弯得恰到好处。
弯秧田面积不大,就两亩样子。小时候,站在东边田埂上,朝西而望,觉得它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长大后,再看它,觉得它不大,跟队里的大田比起来,是一块小田。
弯秧田水路好。它的上面就是一个堰塘。堰塘名小堰,小堰是对比它上面的大堰而言的。大堰装得下十来个小堰。小堰的水就可以放到田里,不用抽水和车水。大雨时,小堰的水变得浑浊。过几天,水就清澈了。清清凉凉的水就流到了弯秧田。
弯秧田多半是做秧田用的。那时候,种植水稻得先把种谷撒在秧田里,等到秧长到四五寸高,也就是三叶一心的状态,就可以插到大田了。所谓大田,就是直接用来插秧的田。等秧田的秧苗扯完,再翻耕过来,插上秧。
1982年,弯秧田分到我家。那以后,父亲和我就开始在弯秧田播种、耕耘、收获。
保持弯秧田的肥力,我们把一些猪屎牛屎鸡屎挑到田里。因为肥力足,每年春天的秧苗齐展翠绿,株株粗壮。
以往开犁弯秧田,就有很多的青鸟在田里飞来飞去。它们在田里寻找昆虫和蚯蚓,等它们嘴里啄到食物之后,又飞得远远的。也有胆子大的青鸟,还歇在牛背上,望着村庄,望着弯秧田。
雪后的弯秧田,保持高度的沉默。洁白的雪覆盖在泥田之上。从弯秧田田埂走过的人或者狗,会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特别是那些不怕寒冷的狗,丢一二三声狗吠,闹醒弯秧田。
在田埂种上黄豆,是队里人经营田地的一种原始方式。我家也不例外。清明过后,在弯秧田的田埂种上黄豆,盖上土杂肥。弯秧田的田埂上,没几天黄豆苗就齐刷刷站起来,很打眼。等到夏天,豆子成熟,娘把那些最早成熟的黄豆扯回一两把来,在树阴下剥了。绿色养眼的黄豆跟青椒一起炒熟,再用水焖过,便是一味菜——水黄豆。水黄豆香、辣,颜色好看,无论乡下人还是城里人,都爱吃。
在弯秧田捉鱼也是一大快事。大雨过后,小堰的鱼随水出来,游到弯秧田。每年春天,犁田耘田时,都能捉到鲫鱼、刁子,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鱼。我跟父亲捉过,队里的旺来叔、陶婶等人也捉过,过了一把捉鱼的瘾。
我见过弯秧田水稻扬花的场面。水稻晴天开花授粉,多在上午和中午,中午最盛。那是一种安静的场面,微风送过,阵阵稻花香味拂过。
我听过弯秧田青蛙的鸣叫。春夜,蛙声此起彼伏。仔细听,声自弯秧田传来,清脆而干净。白天,也有青蛙歇在田边,偶尔发几声,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弯秧田吵闹。
弯秧田最终成为二广高速公路的路基,是它的宿命。
2009年,弯秧田彻底从队里的田亩册上消失。至于它的形状、面积以及它每年的粮食产量,没人记得了。好在我跟弯秧田有几年情缘,拉拉杂杂记下这些文字,算是没有忘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