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台
文章字数:
在一次孩子美式踢踏舞的成果展示会上,舞蹈团团长以幽默诙谐的口吻开场,提醒大家:“忘记没关系,停住就尴尬。”他鼓励上台表演的学员,如果忘了舞步,千万不要停住,只要跟着音乐自由摆动、踢踏就好。这句简单却富有智慧的话语,让台下的我眼前一亮。隔天的语文课正好要让学生练习上台,何不借鉴这个方法呢?
第二天,我带着这份新鲜的灵感走进教室。这次的课目是一篇国外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故事。全班一起阅读文本后,我清了清嗓子,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挑战,那就是上台讲这个故事。”学生们听到这个任务,脸上露出紧张又兴奋的表情。
我接着说:“记住,忘记没关系,停住就尴尬。你们要尽量在台上说下去。”学生们听了,先是一愣,接着便放松了许多。我宣布了第一个任务:“现在,我要求你们将这个故事浓缩成三十秒,而这三十秒钟内只要能说出主角的名字,而且不停顿就算过关。”
学生唐小明走上讲台,站在那里有些紧张地问我:“老师,那我三十秒内要打招呼吗?”他想起平常上台都要先打招呼的规定。我微笑着回答他:“你可以自己决定。”唐小明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讲述。
虽然主角的英文名字有点长,但小明同学很精准地说出了他们的名字。三十秒计时铃响,台上的唐小明放下麦克风,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教室里立刻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与欢呼,小明也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三分。他的成功仿佛给其他同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接下来,我加大了难度:“我们来考验用一分钟说这个故事,而且必须有头有尾。”学生们跃跃欲试。第一位自愿上台的同学讲得很详细,我用手指比着三、二、一……一分钟的时间已到,可惜他还没说到故事结局,也就没能得分。教室里一片惋惜声,但这位同学并没有气馁,他回到座位上,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讲述。
我告诉全班同学:“这比前一个任务要困难,就让你们各组先练习一分钟吧!”这时,全班学生开始翻阅课本,嘴上念念有词,眼睛还不时注视黑板上的计时器。看来他们在很专注地练习如何在一分钟讲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教室里充满了讨论声和练习声,气氛热烈而紧张。
接着,我再让学生用一分半钟讲故事,故事中需有“对话”。因为是对话,上台说故事的学生就必须注意到人称,也开始有了角色扮演的语气。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语调,努力让自己的讲述更加生动有趣。有的小组甚至开始分配角色,模拟对话场景,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后来,我又规定学生用两分钟说故事,必须包含“背景”“细节”“变化”“结果”。学生们为了拖长时间,机灵地在开头慢慢跟全班打招呼,并刻意放慢说话的速度,有的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还加上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饱满。
最后的“大魔王挑战”要求在三分钟内说完整篇故事,并且加上自己的“感受”。开放分组练习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建议组员要分配时间,也有的学生把故事情节切分为几段时间来讲……
毫无冷场的“说故事时间”,全班听、说了好几遍故事,仍兴致不减。我也穿插自己第一次参加说故事比赛时紧张的声音、手发抖的经历,增加学生们的信心。
活动最后,我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今天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学生们表示,以前很害怕上台,但今天发现,只要放松,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这次的“上台练习”让我深受启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去克服自己的恐惧,学会如何面对挑战。
第二天,我带着这份新鲜的灵感走进教室。这次的课目是一篇国外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故事。全班一起阅读文本后,我清了清嗓子,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挑战,那就是上台讲这个故事。”学生们听到这个任务,脸上露出紧张又兴奋的表情。
我接着说:“记住,忘记没关系,停住就尴尬。你们要尽量在台上说下去。”学生们听了,先是一愣,接着便放松了许多。我宣布了第一个任务:“现在,我要求你们将这个故事浓缩成三十秒,而这三十秒钟内只要能说出主角的名字,而且不停顿就算过关。”
学生唐小明走上讲台,站在那里有些紧张地问我:“老师,那我三十秒内要打招呼吗?”他想起平常上台都要先打招呼的规定。我微笑着回答他:“你可以自己决定。”唐小明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讲述。
虽然主角的英文名字有点长,但小明同学很精准地说出了他们的名字。三十秒计时铃响,台上的唐小明放下麦克风,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教室里立刻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与欢呼,小明也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三分。他的成功仿佛给其他同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接下来,我加大了难度:“我们来考验用一分钟说这个故事,而且必须有头有尾。”学生们跃跃欲试。第一位自愿上台的同学讲得很详细,我用手指比着三、二、一……一分钟的时间已到,可惜他还没说到故事结局,也就没能得分。教室里一片惋惜声,但这位同学并没有气馁,他回到座位上,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讲述。
我告诉全班同学:“这比前一个任务要困难,就让你们各组先练习一分钟吧!”这时,全班学生开始翻阅课本,嘴上念念有词,眼睛还不时注视黑板上的计时器。看来他们在很专注地练习如何在一分钟讲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教室里充满了讨论声和练习声,气氛热烈而紧张。
接着,我再让学生用一分半钟讲故事,故事中需有“对话”。因为是对话,上台说故事的学生就必须注意到人称,也开始有了角色扮演的语气。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语调,努力让自己的讲述更加生动有趣。有的小组甚至开始分配角色,模拟对话场景,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后来,我又规定学生用两分钟说故事,必须包含“背景”“细节”“变化”“结果”。学生们为了拖长时间,机灵地在开头慢慢跟全班打招呼,并刻意放慢说话的速度,有的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还加上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饱满。
最后的“大魔王挑战”要求在三分钟内说完整篇故事,并且加上自己的“感受”。开放分组练习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建议组员要分配时间,也有的学生把故事情节切分为几段时间来讲……
毫无冷场的“说故事时间”,全班听、说了好几遍故事,仍兴致不减。我也穿插自己第一次参加说故事比赛时紧张的声音、手发抖的经历,增加学生们的信心。
活动最后,我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今天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学生们表示,以前很害怕上台,但今天发现,只要放松,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这次的“上台练习”让我深受启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去克服自己的恐惧,学会如何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