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名校生进入火锅店,大学生就业的另一种选择
□茅亩
文章字数:
  马厂老火锅是这两年突然闯入上海火锅界的。50多家店里,有同济、复旦、哈工大的毕业生在端盘子、擦桌子、扫地,这些“打工人”是希望在未来可以开一家自己的门店。
  当下,多种因素叠加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需出现阶段性矛盾。就业市场供需失衡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意愿趋于求稳,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国有企业员工等体制内职业很受高校毕业生欢迎。与大部分就业取向不同,这些投身餐饮领域的高校毕业生,跳出了当下就业的主流窠臼,走的是一条反向的赛道,在体制外就业,目标是未来创业,以谋求事业发展和人生幸福。
  这些高校毕业生之所以选择餐饮业,一是受5万多亿的市场大盘的吸引。国家统计局数据和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餐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接近5.6万亿元,截至2025年3月,全国餐饮门店总数接近800万家。这是他们愿意来餐饮领域闯一闯、搏一搏的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观念因素,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抛弃了传统的就业观念,选择在更广阔的领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些进入火锅店的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不仅在就业创业的层面很有价值,对于餐饮业的发展,也是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的。
  从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看,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餐饮行业人才培养与需求分析报告》,餐饮从业者以18至35岁的青年为主(占82.4%),学历层次仍偏低。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2024餐饮业人力资源白皮书》指出,从学历分布来看,餐饮人才基础操作人才占比较多,因此中专或高中、高职或大专学历占比最多。那么,高校毕业生进入餐饮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行业的学历结构,有益于行业发展。
  从餐饮业人力资源的能力素养建设看,这些高校毕业生综合素养整体较高,不仅在新领域学习能力强,而且吃苦耐劳,有着更高更大的职业目标追求。这就有利于改变当前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新员工实操能力不足、不愿从事基层工作、过于自我、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等。这些高校毕业生在反复训练后,能够高水平掌握一系列餐饮服务技能。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这些高学历的毕业生,躬身进入餐饮业、谋求未来成功创业的姿态,正在改造着餐饮这条赛道。现在,国家和各地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但就业创业并非易事。他们的职业生涯之路或许走得不会太顺畅,也可能遇到艰难险阻,但无论如何,他们做出的不同于当下主流的职业选择,这种敢于“下海”,到市场经济大海里冲锋拼搏的精神,非常可贵和难得,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躬身“下海”的勇气和行动值得鼓励,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另一种选择。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