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行动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章字数:
  你想要怎样地活着?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很多人却回答不上来。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挫折与困顿的时候,生活的方向似乎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即便是那些成就斐然的人,也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踟蹰不定,只不过他们的不凡之处在于,即便是充满迷茫,他们也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变好,并且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因为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美国心理学之父、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和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写出了《心理学原理》这部书,奠定了美国心理学的基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因受当时流行于德国决定论哲学思想的影响,一度悲观消极,深陷抑郁的泥潭。直到后来他读到一篇雷诺维耶有关自由意志的文章,正是这一观点,照亮了他之后的人生道路。
  依照雷诺维耶的观点,要真正领会自由意志存在这一点,需要一个行动或措施。威廉·詹姆斯下定决心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于是他行动起来,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在日记里提道:“从现在开始,我为我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他用将近一年的时间让自己相信,不管发生什么,他都可以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他认为,如果我们预设了一个积极的世界观,并通过行动去强化它,世界往往会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训练自己努力“相信”。这种坚信不仅在于理智上的认同,更在于通过行动去验证。
  显然,威廉·詹姆斯的自我实验是成功的,通过这个实验,他不仅战胜了抑郁症,也为他今后在心理学领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威廉·詹姆斯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证明,即使在逆境中,行动与思考的力量也能引领我们走向新生。
  读完他的故事,我感触颇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想要改变,却不知道从何开始;很多人虽然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不满意,却又以习惯为借口,束缚住了自己改变的可能性。然而,习惯是由我们的行为决定的,只要我们相信并且行动起来,这些行动就会像强心针一样,迅速改变我们的精神面貌。
  我想到了之前尝试过的“主题周生活法”,即每一周给自己制订一个主题。比如这一周是“早餐周”,那么这一周的每一天,我都需要早早起来,给自己制作不同的营养早餐;下一周是“夜读周”,那么在这一个星期的每天晚上,我就要放下手机,点亮一盏台灯,安静享受晚上的阅读时光;还有“散步周”,意思是每天晚饭过后,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到户外散散步……
  每周一个小小的主题,让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不吃早饭、睡前玩手机、不运动之类的坏习惯,同时,也让我在无形中养成许多好习惯。
  正如威廉·詹姆斯的情绪理论所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因为开心才笑,而是因为大笑才开心。”我们的变化也是如此,并不是当我们改变了才能行动,而是我们的行动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因此,无论你现在处于何种境遇,都不要放弃行动的力量。每周一个小小的主题,每月一个稍大些的主题,它可以是对自我成长的追求,可以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也可以是对内心平和的渴望。这个主题就是一个目标,当我们坚信能够达成并且开始行动起来时,就会发现生活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也正朝着自己梦想中的方向稳步前行。
  坚信能够实现目标的信念就像一颗种在心里的种子,行动则为这颗种子提供了水和养分,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坚持,这颗种子终将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当这颗种子嫩芽破土而出的时候,连石头都要为它让路。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 王淼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