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牝鸡司晨
□子安
文章字数: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成语宛如璀璨星辰,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牝鸡司晨”这一成语,虽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引发着人们对于性别角色、社会规范等诸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牝鸡司晨”的典故最早可追溯至《尚书·牧誓》。据史料记载,商纣王昏庸无道宠爱妲己,致使朝政混乱。而妲己作为女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治,甚至干预朝政决策,这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下无疑是违背常理之举。古人认为,母鸡的职责在于孵卵育雏,公鸡则负责打鸣报晓,各司其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妲己的行为就如同母鸡在早晨打鸣,打破了自然的分工秩序。于是,“牝鸡司晨”便成了对这种违背社会规范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比喻,寓意着女性越权行事或参与到不适宜的事务中。
  “牝鸡司晨”这一成语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男性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承担着诸如政治、经济等重要事务的管理职责。而女性则被要求在家中守贞持节、相夫教子,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这种性别角色的划分是古代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男性统治地位的一种手段。“牝鸡司晨”所表达的贬义,正是对女性超越传统性别角色行为的一种否定和批判,它提醒女性要安守本分,不得僭越雷池。
  从另一个角度看,“牝鸡司晨”也蕴含着对各司其职重要性的强调。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与自然规律紧密相连。公鸡打鸣报晓,为人们提供了时间的标准,使人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始一天的生产生活;母鸡孵卵育雏,则保障了家禽的繁衍和后代的延续。这种分工合作的模式被认为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基础。当母鸡试图取代公鸡的职责时,就破坏了这一和谐的秩序,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混乱。因此,“牝鸡司晨”警示人们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尽管“牝鸡司晨”诞生于古代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中,但它所引发的关于性别角色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她们在教育、职业、政治等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巨大的潜力。然而,传统的性别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和评价。“牝鸡司晨”这一成语提醒我们要警惕这种陈旧观念的束缚,避免对女性的能力产生偏见,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为女性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现代社会倡导性别平等,这意味着男女两性应在权利、机会和待遇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地位。“牝鸡司晨”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性别而限制个人的发展和选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志向,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从个人层面来看,“牝鸡司晨”也给予我们关于个体价值实现的深刻启示。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努力,不论性别如何,只要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实现自己的价值,就都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
  “牝鸡司晨”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扇通往古代社会文化和现代性别观念反思的大门。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长河中性别角色的演变轨迹,也促使我们在当代社会中重新审视性别平等的内涵与价值。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偏见和束缚,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性别的个体,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平等、多元的社会。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