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提高思政育人实效需多管齐下
□王娟
文章字数:
  要想让道理入学生脑,进学生心,并外化于行,仅靠单一的说教往往无济于事,而是要多管齐下,才能让思政之水充分浸润学生的心田。
  要用好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这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地基,为教什么、如何教搭建起“四梁八柱”。一些必要的思政要点,学生要养成的品德,要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当具备的思想品质等,都是通过课程这个渠道来进行的,其他载体都是建立在这个地基之上的拓展。因此,思政教师当吃透教材,熟谙编写意图,明确好每个学段的育人目标,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把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
  要研发好思政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重要的补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涉及的概念、原理、道理往往是提纲挈领,受篇幅所限,论证、论据、事实性的材料无法一一展开。受地域所限,即便呈现很多材料,也未必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因此,需要各校、各地、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情和周边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好进一步的研发,使之变得朴素、可爱,才能让学生感到道理亲切,入耳入心。
  要用好各种活动,这是思政教育的分渠道。道理只有在指导实践中才能成为“道理”,否则只是纸堆上的“学问”。因此,学校和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 实践活动 ,例如,助人为乐活动、扶贫助残活动、城市建设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爱护野生动物活动等。在与各色人交往中、在处理各种疑难问题时、在认识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攻坚克难,进一步感受到道理的作用,从而记得住、学得好。
  要加强思政教研,提高广大教师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教研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动力之源,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不管是用主渠道,还是用分渠道,都需要教师对教材的高超驾驭能力,需要渊博的学科专业素养,需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而这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教研。这也是一种备课,是对立德树人的整体化设计。
  思政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需思政教师与时俱进、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地不断开辟新渠道,才能让思政教育不断走深、走细、走实。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