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一部重塑山乡面貌的奋斗史诗
——长篇报告文学《黄土魂——职田人民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村纪实》读后
文章字数:

   □赵晖锋
  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吕明、吕明凯所著的长篇报告文学《黄土魂——职田人民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村纪实》一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陕西省旬邑县职田人民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彻底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重塑山乡面貌的壮丽实践。作为旬邑当年那场伟大斗争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随着书中厚重文字内容的层层展开,一幕幕气吞山河的场景不断闪现在我的眼前。书的每个章节后所附吕明先生当年的诗歌,更是增添了场景感、画面感和真实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特别指出,“解决靠天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我们在农田水利方面欠账很多,很多地方还在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本,这个欠账要下决心补上。”总书记所说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国家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时期。旬邑职田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对原面坡咀沟壑的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实现了原面园田化,坡咀梯田化,沟壑林网化,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书中介绍,2005年全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先生看完书的初稿后,就从旬邑农业生产条件根本改变和国家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两个方面,从量和质两个维度,对旬邑农田基本建设的巨大历史功绩做出了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旬邑人民顺从规律治理的原、坡、沟,每年增加的雨水蕴蓄量达到 1 亿多立方米,相当于把本县汃河引上各条高原整年轮流浇灌。十年治理的结果,使全年排入泾河的泥沙量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减少三分之二。”
  现在回顾和思考本书反映的这段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是在很大程度上积蓄了旬邑农业发展后劲,拓展了旬邑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改善了群众生存环境,描绘了旬邑秀美山川的基础蓝图,也锻造了旬邑干部勇于吃苦、扎实认真、执行力强的工作作风。
  回顾这段历史,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职田当年的公社党委书记刘书润。本书对他的党性修养、理论水平、为民情怀、决策能力、实干作风和廉洁形象,都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介绍。正因为有刘书润为代表的一大批基层干部,扑下身子和人民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拼命干,职田和旬邑当年才能干成重塑山乡面貌的大事业。
  读《黄土魂》,对于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基层干部,我觉得应该传承弘扬几个方面的精神财富:艰苦创业,敢于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尊重科学,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工作作风;模范带头,崇尚吃苦实干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处处替群众着想的为民情怀;调查研究,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工作方法。所有这些,对于当前各级政府整合各方资源,正在奋力推进的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伟大工程,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力量。
  《黄土魂》的纪实性特别突出,书中的内容多来自当年的县社党政文件、各级各类媒体宣传资料、当时职田的工作方案计划总结和吕明较为详实的工作日记、学习笔记等史料。作者还特别对当年的数十位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实地采访。对特殊历史背景下,职田农田基本建设实践中所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作者并没有回避,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描述,并基于历史视角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和反思。
  封面上的两句话应当是本书整体特点的高度概括:一代人的难忘记忆,一部重塑山乡面貌的奋斗史诗。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