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议论文写作雷区:素材不当
□王淦生
文章字数:
  如果说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素材就是安放灵魂的血肉。只有做到灵与肉的完美统一,以灵魂驱动血肉,以血肉彰显灵魂,文章才会神形兼备,才能说服读者。如果在素材运用上出现失误,势必会影响文章的论证效果,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似是而非,隔靴搔痒
  一些考生在素材积累时对材料不求甚解,没有吃透素材内涵。写作时没有理解论点精髓,没能参透语境,更没有对材料作精心筛选,只觉得有些关联便信手拈来,最后使得论据似是而非,论证隔靴搔痒,难以达到理想的论证效果。
  例如:人类前行的历史,就是一个个个体、一个个部落、一个个民族真诚交流、相互融合,进而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遥想当年,一曲《高山流水》的创作与解读,让伯牙和子期这两个孤高的灵魂成为千古难觅的知音。李密凭借一篇感人肺腑、情感真挚的《陈情表》,表达了舍忠尽孝、报养祖母之情,委婉拒绝了晋武帝的征召之邀,又化解了君臣间的嫌隙。唐太宗作为一国之君一直重用敢于冒死强谏的魏征,忍让其对天颜的冒犯,甚至于不耻下问,共同分析政事之利弊,最终开创出海晏河清的贞观盛世。
  这段作文论据乍看似乎与“交流”有关联,但是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素材都只是与“交流”打了一个擦边球,而非真正的“交流”。伯牙子期是相互理解,李密的书信是委婉的拒绝,李世民是拥有容人之量,这三个事例都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真正的“交流”应该是双向或多向的,不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理解,也不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包容,更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婉拒……真正的交流需要相互敞开心扉、坦诚交换意见甚至争论分辩,以达到彼此真诚相处之目的。
   陈旧老套,了无新意
  一些考生没有全方位积累素材的习惯,尤其在高考作文命题一次次触及社会热点的当下,不重视时新素材的积累,写作时就只能硬着头皮用一些陈旧的材料。
  例如: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空间是我们成长的修炼之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离喧嚣的官场的陶渊明,在这里成长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漂泊无依的杜子美,在清冷的草堂中蓄养出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被贬黄州的苏东坡,在如此境界中抵达了豁达洒脱的精神世界。
  联系作文命题中“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这个主题来看,论据显得陈旧老套、缺少时代气息了,用单一的传统事例来论证颇具现代气息的观点,很是牵强。
  经典素材并非用不得,但是要在合适的语境中和特定的主题要求下。讨论具有时代感的话题时,鲜活的时事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叙例拖沓,剪裁不当
  很多考生在援引故事性材料时,会将原材料整体搬迁,不知道对素材进行概括和剪裁。这会使叙述拖沓、篇幅冗长,重点不够突出,同时还会大量挤压议论的空间,造成叙多议少、以叙代议、论述不透、文体不明等弊病。
  例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与未知相伴,必然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但它又为生命的进阶提供了空间。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不断地抵达未知之境。公元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由西班牙出发,一路往西航行,希望抵达对他们来说属于完全“未知世界”的富含香料的印尼的马洛加斯群岛。虽然麦哲伦最终因此而殉难,但是他的这一远航却让很多未知成为“ 已知”,让认知的误区得到纠正,尤其是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一假说。麦哲伦的远航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远航,它激励了越来越多的探险家们一次次的远洋航行,抵达了许多的未知之境……更重要的是,这一壮举激励后人要始终用探寻的双眼去凝望世界,摒弃陈腐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提升自我。尤其是青年人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探索未知,在未知世界中寻得无限的生机与勃发。
  该文段素材选择没有什么问题,用来论证“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一观点也很妥帖,但考生的叙述不够精炼。一件事例在文中占据了较长篇幅,势必会让材料不够丰富,会拖垮文章节奏,冲淡文章主题。
  所以,运用素材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是能有效论证观点的部分,糟粕是可有可无甚至与论点不相干的成分。考生要学会用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材料,再适当补充其他论据,加强论证效果。
   取材褊狭,难适众口
  有一些考生在选择材料时特别喜欢根据本人的偏好去选择素材:喜欢武侠小说的,素材全是武林故事;喜欢足球的,通篇皆是梅西C罗……这很容易让读者审美疲劳,而且这样的素材偏多,会降低作文的文化品位。
  例如:人类不断深化的自我认知,会让我们找到自己在事业上的最佳位置,进而取得骄人的成绩。俄罗斯著名运动员伊辛巴耶娃原本是练习体操的,当她发现自己出色的弹跳力和不断长高的身高后便改练撑杆跳,结果28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撑杆跳女皇”;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跳高,后来因为出众的弹跳力和出色的节奏感而改练110米跨栏;冬奥会冠军苏翊鸣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对自己潜能的清醒的认知,所以舍弃了演艺而投身冰雪运动。
  这段文字中的论据时尚而典型,但三个体育明星的素材同时出现在一段文字中不免稍显单调。“自我认知”是一个宽泛的话题,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不同时代、不同行业,更富哲理味、能体现作者广阔视野的经典素材。
   偶发事件,难以服众
  一些考生在写作时经常会运用一些耳闻目睹或自身经历的事件作为论据,这样做并非不可,但是这些事件必须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代表性;那些不能反映社会本质的偶发事件是不宜充当论据的。
  例如:我们不少人的一生,一直就被他人“定义”着。小时候被父母“定义”,入学后又被老师“定义”,进入社会 常常会被领导“定义”……有些人终其一生一直没有过“自定义”。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只是你自己,他人的“定义”不过是一种参考。我有位朋友,读小学时理科不错,大家都指望他日后攻读名校,成为科学家。可是读中学时因个别科目成绩不佳,他便辍学和几位朋友一起开起了网店,现在小小年纪已是身家百万。这难道不是成功的人生?
  这段文字选用论据不当:一是事例不够典型,有以偏概全之嫌;二是事例所传递的价值观有待商榷,并不值得肯定。在写作中,考生应当首先明确文章的论点,再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蕴蓄着积极的人生意义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所选材料要有正确、积极的价值导向。
  自然,素材使用方面的错误远不止这些,以上不过是考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列举出这些是为了给大家一个警醒,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