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如何辨别“对比”与“反衬”
□胡艳艳
文章字数:
  “对比”与“反衬”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两种表达技巧,二者有相似的部分,所以区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可以试着从以下两个角度作为区分时的切入点。
  判断两句诗所描述的画面是否独立
  如果两句诗中的两幅画面可以分开独立看待,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那么该诗使用的是对比手法。例如: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陶者陶制屋瓦,用尽了自己门前的全部积土,可自己的房顶上还片瓦不挂;双手不沾泥的人,却住在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着的高楼大厦里。
  诗中所描述的这两幅画面可以独立开来看待,也可以放在一起比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社会的不公和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剥削者的批判,因此这首诗使用的是“对比”的表达技巧。
  如果两句诗中的两幅画面交融在一起,不能独立开来分析。一者是主景,另一者是背景,两者相互映衬,那么该诗使用的是“反衬”。例如:
  早行
  唐·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我孤单一人、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
  如果诗中这两幅画面独立开来,看不出其中的联系。如果并列放在一幅画面中,就可以理解:正因为天空星光分外明亮,才让人感觉夜色之浓;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半梦半醒的旅人和草丛深处的虫鸣,静中有动更显得夜晚沉静。所以诗中这两幅画面是缠合在一起的,用反衬的手法表现诗人出行之早和孤寂之感。
  看描述的两种情形有无主次之分
  “对比”和“反衬”一定会涉及两类不同事物,如果这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者在描述时主观上没有主次之分,那么作者使用的就是“对比”手法。例如: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宫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归来,战士们衣锦还乡。曾经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飞来飞去。
  此诗一读就能感受到前三句极力描写昔日的繁荣,最后一句描写的是今日的冷落凄凉。这二者没有主次之分,作者主观上也没有把过去或现在当作主要或次要进行强调,只是将过去的繁荣与今日的衰败进行了对比,使衰败之感更加强烈。
  如果作者在描述这两种情形时,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用次要的来辅助主要的,那么该诗人使用的是“反衬”手法。例如: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今夜鄜州的月亮清圆,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幼小的儿女怎么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共同倚靠薄帷赏月,让月光照干我们的泪痕。
  这是杜甫漂泊他乡,思念家中妻儿的一首诗,此诗主要表达他内心的愁苦惆怅。在一个月夜,深切地思念着家人,但是他不写这种思念和愁苦,而是用孩子“未解忆”、妻子的孤独以及盼望将来共同赏月来反衬作者今日的相思。此诗描写妻子与女儿是次要的,是为了反衬作者的愁苦惆怅,诗作就是用这种次要内容来辅助完成这首诗表情达意的主要目的。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