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菊花须插满头归
□徐晟
文章字数: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菊花未必只开在重阳,但重阳节肯定有菊花。不是开在门前,就是开在田埂,开在河坝,开在山丘之上。一丛丛,一簇簇,迎风怒放。摇曳着浅浅的暖,散发着淡淡的香,温暖了溪边小径,灿烂了田野山冈……
  《四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古人喜好游乐,把清明外出春游,称为“踏青”,而重阳登高活动,则称为“辞青”。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古人认为,重阳这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所以要登高临远,畅享清气。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在重阳登高之时,吟诗作词,抒怀明志,留下不少名篇佳作。科考失利的杜甫,登上泰山之巅,一下子神清气爽,“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泰山绮丽的风光,使诗人科举失利的阴霾一扫而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在心底重燃。最负盛名的,还是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客居他乡,又逢佳节重阳,难免想念家中亲人。登高远眺,故乡千里之外。但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而是想象着兄弟们重阳登高,挨个儿插茱萸的时候,忽然发现少了一个兄弟——那便是诗人自己。这种“主客移位”的写法,把诗人的思归之情表现得生动形象又富有意境,被人们千古传诵。
  重阳时节令已至深秋,处在寒露和霜降的交接点上。尽管天空高远而澄澈,但夜晚的寒气已使草木枯萎,树叶飘零,“林峦露骨草无芽,枯柳吟蝉迹见沙。莫道西风全肃杀,行边无处不黄花。”幸好,还有菊花,在瑟瑟秋风中,温暖了天空的眸子,明艳了一路秋色。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生活不容易,尘世间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就乘着重阳佳节,邀三五个好友一起去登高吧,把琐碎俗事抛到一边,去流一身登高的汗,饱一眼青山秀水的美,玩他个“菊花插满头”,再尽兴而归。
  “九”为数字之最,“九九”与“久久”谐音,寓意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因此,重阳节又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的内涵。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中国老人节”,更是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与尊重。重阳节,成了我们尊老敬老、传承美德的节日。
  “人生易老天难老”,面对人生的秋天,有人感叹时光易逝。但我认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精彩,老年如重阳,经历了春的灿烂,夏的葱茏,更应珍惜这生命的最后阶段。“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重要的是,我们要调整好心态,珍惜每一个当下。重阳,让我们用脚步去丈量生命的美好,爬高山、听鸟鸣、临溪水,也来个“菊花须插满头归”吧!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