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强化“历史解释”思维,构建必备知识储备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方法摭谈
文章字数:
  □杨小勇
  在“三新”背景下,以复杂情境为载体的历史试题考察日益呈现深度性与学术性,对必备知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浅层学习显然已不能满足应对考试的需要,更遑论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进行深度学习,带着问题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复杂历史进行探索,拓宽历史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关注阶段特征与重要核心概念
  事实上,强化历史关键能力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离不开历史必备知识,而历史必备知识的构建则建立在夯实板块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一轮复习的重点在每个学习板块阶段特征与核心概念的掌握上。
  例如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第3题,以西汉到隋京畿区的变动这一学习情境为例。要求学生能运用知识迁移,掌握西汉到隋时期的阶段特征变化。
  要想解答此题学生首先就要知道,这段时期一是经济重心南移与东移的趋势加强,隋炀帝迁都洛阳一方面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也有着统治者摆脱关陇集团制约之因素。二是西汉时期关中为经济重心,人地矛盾突出,迁都到东边洛阳就能分担一定的经济压力。
  综合来看,本题是以学习情境为载体,要求知识迁移到所学必备知识:经济重心南移、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开发以及关陇集团核心概念等几个方面。
  诚如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所言,“历史的本质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反复 不断 无休 止的 对话 过程”。做题亦是如此,如若不具备这一时期阶段特征与核心概念之掌握能力,则很难完成与出题者的“对话”,也就无法有效契合出题人的“立意”。
   微观叙事分解历史核心概念
  以宏观叙事方式搭建整体框架,能总体感知本时段历史脉络,但想要管窥历史的丰满与情趣则更需要于细节之处以历史解释为支架进行微观分解。
  所谓历史解释即“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与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其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历史叙述、历史评价等。唯有以史料为依托从多角度展开对历史进行认知,方能管窥历史细节之处的丰满与情趣。
  例如关于“藩镇割据”这一核心概念,一般的理解就是藩镇割据,严重冲击中央集权,节度使往往拥兵自重。他们既有其地,又有其民,更有其财赋。然而这样片面浅层的历史解释,根本不能洞悉历史真相,无法把握细节里富有情趣的历史之美。如果说藩镇割据严重冲击中央集权,那为何安史之乱之后的唐王朝还在不断增设节度使,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
  在唐初尚未形成“道”制时,地方行政体制下,州即为一级行政区,但其数量颇多,中央政府管辖难度大,因此多委派临时差遣性质的流官进行巡视,节度使即产生于这一特定背景之下。
  藩镇即为节度使驻地所在,节度使初设与唐朝初年的军事战争有关,“节”为象征权力之公器,“度”为调度之意,其职权也多为临时差遣性质。到了唐玄宗时期,节度使设置逐渐成为定制,中央开始允许节度使自行筹集财资招募兵员,久之便形成了固定设置拥有地方财权、军权、行政权于一体的地方大员。
  残唐虽残,弱而不亡,终唐一代,“藩镇割据”其实是个伪命题,其表现为与中央政府某种特殊的若即若离之关系,即“游离性与依附性”并存。真正割据拥兵自重,完全不纳税上供的藩镇也只有北方的“河溯型”(亦谓河北型)几个藩镇,其原因较为复杂。从历史的视角解释,例如唐初确定“道”制行政区划的“山川形便”原则,为割据埋下隐患。
  其次还有着文化上“河北胡化”的因素,如陈寅恪所言,“夫河北之地……为文化甚高区域……至玄宗文治灿烂之世,转变为一胡化之地域?”河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大量聚集在此,导致其地域出现一定的华夏文化背离,文化撕裂下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的沦丧,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安史之乱始于河北幽燕之地,而其他类型藩镇整体而言名义上多臣服于中央政府。尤其是东南型藩镇,更是唐王朝中央财税的主要供给之地。诚如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所言,“藩镇体制既是割据之本,也是统一的重要因素”。
  总之,藩镇问题折射出唐代中期以后的中央权力部分下移,地方武将多自行开幕府,自行辟召僚属。一时间,文人入幕之风大为盛行,进一步加强外重内轻局面。但于整体而言,割据的藩镇实则不多,大多名义臣服于中央,成为唐王朝能继续苟延的重要原因。
  综上,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拓宽历史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关键在于夯实基础板块知识。在微观视角下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对重要历史核心概念有全面的历史解释。如此,方能在一轮复习中强化历史必备知识储备,从容应对高考。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