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自考多奇崛
文章字数:
何春奎
周末,整理书房。从一摞证件里,掉出一叠纸张,泛着旧迹和黄印,又葆有精神气,这是我的自考成绩通知单,看起来既遥远又熟悉。说它遥远,距最后一场考试二十年了。说它熟悉,这是我与自考热烈和愉悦相拥的岁月留存,是一段人生奇崛之路的见证。
走上自考,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师范毕业,我奔赴村小。一个早我数年参加工作的同事,邀我向乡小校长申请参加“三沟通”函授,不谙人情世故的我们终末得到签字。“小学老师嘛,中师文凭就够了。”一脸笑意的校长打发我们出了门。当时,“三沟通”是提升学历的重要渠道,但没有校长签字是不能在县上报名的。还有一种是离职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次进城,遇见师范同学,攀谈之中,振奋于“自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自考文凭硬,是实力与荣誉的象征”等宣传语,但最吸引我的是费用少,与“三沟通”动辄花费四五千元相比,自考性价比最高,简直就是对我这种每月一百多元收入的贫寒教师量身定做的。那天是一九九四年春考报名的最后一天,我便报了名,由此走上了充满艰辛与辉煌的自考之路。
表面上看,自考是为了一纸文凭;于我而言,更多是对知识的向往。没能上大学,但一直憧憬中文系,很自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当时自考办没有教材可买,于是报考了自认为有些基础的中国革命史、哲学两门课程。自考的前提是自学,自学的前提是自律,自律是自学者最坚固的罗盘,每一个自学的日子,都是对自我的一次考验。有了自律,学习便是一件幸福的事。记得那年春节,我端坐在院坝里,浴着暖阳,一页页翻动书本,一行行做着笔记,陶醉在学习之中。凭着底子,加上好不容易借到的教材助攻,很顺利过了关,这个良好的开端充满着喜悦,给予我激励。
更多时候是在偏远村小的孤灯夜战。白天,要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生火做饭;晚上,挑灯夜学,不分周内还是周末。昏黄的白炽灯下,一点点地啃着知识,少了同窗的互励互助,少了师长的答疑解惑,这是人生的孤独之旅。正是这份孤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迫使自己独立思考,自我激励,激发潜能,增长心智,塑造着我独特而坚韧的品质。不得不承认,自考是最好的大学。专科十门课程,我两年考完,大红壳子里的毕业证书,令人感动欣喜,而它的编号“2406666”,更让人觉得有些小幸运。
随着小家庭的组建,工作调整后满负荷的运转,其间的各种耽搁和无奈等待,自考本科的进程有些迟滞。但我绝不放弃,总能见缝插针。遇着困难失误,及时审视学习成效,调整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路径。一纸证书的背后,每一次努力都是最优的亲近,每一滴汗水都是机遇的滋润。“学习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王道”,这些课程,不但让我掌握了更多知识,也赋予了我学用结合的更多思索,摸索到一些学习语文的窍门,廓清了一些教学的路子,学习与工作无缝衔接,带来一种令人难以言说的巧遇。执教《陈涉世家》公开课,眼看大功告成之际,出了个“意外”,教材中“苟富贵,勿相忘”的释义,让学生们激烈争辩起来。我一时惶然,猛然想起自考课程《训诂学》讲到的释词方法论,决意趁热打铁搏上一搏。通过适时引导、巧妙延伸、顺势重温深入上下文语境理解字词的学习方法等,成功将“小插曲”变成为现场教学资源,激活学生思维,生成课堂精彩。这悄然而至的“意外”,为公开课增色不少,更让我明白“世上没有白学的知识”。经过反思,当晚我采用案例分析、教学随笔两种方式,整理出《让教学“意外”生成课堂精彩》《让智慧在课堂上生成》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了隔周的《教育导报》和《教育时报》上,这是令我所没有想到的,自考不但让我习得知识,还助力专业成长,一步步走上教育写作之路,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往来自如。
每一门课程的完成,都是自我价值的一次肯定。回望来时崎岖路,每一步都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自考让人学会坚持与自我超越,不仅是一份学历的证明,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生动诠释“我行”“我能”精神。
周末,整理书房。从一摞证件里,掉出一叠纸张,泛着旧迹和黄印,又葆有精神气,这是我的自考成绩通知单,看起来既遥远又熟悉。说它遥远,距最后一场考试二十年了。说它熟悉,这是我与自考热烈和愉悦相拥的岁月留存,是一段人生奇崛之路的见证。
走上自考,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师范毕业,我奔赴村小。一个早我数年参加工作的同事,邀我向乡小校长申请参加“三沟通”函授,不谙人情世故的我们终末得到签字。“小学老师嘛,中师文凭就够了。”一脸笑意的校长打发我们出了门。当时,“三沟通”是提升学历的重要渠道,但没有校长签字是不能在县上报名的。还有一种是离职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次进城,遇见师范同学,攀谈之中,振奋于“自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自考文凭硬,是实力与荣誉的象征”等宣传语,但最吸引我的是费用少,与“三沟通”动辄花费四五千元相比,自考性价比最高,简直就是对我这种每月一百多元收入的贫寒教师量身定做的。那天是一九九四年春考报名的最后一天,我便报了名,由此走上了充满艰辛与辉煌的自考之路。
表面上看,自考是为了一纸文凭;于我而言,更多是对知识的向往。没能上大学,但一直憧憬中文系,很自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当时自考办没有教材可买,于是报考了自认为有些基础的中国革命史、哲学两门课程。自考的前提是自学,自学的前提是自律,自律是自学者最坚固的罗盘,每一个自学的日子,都是对自我的一次考验。有了自律,学习便是一件幸福的事。记得那年春节,我端坐在院坝里,浴着暖阳,一页页翻动书本,一行行做着笔记,陶醉在学习之中。凭着底子,加上好不容易借到的教材助攻,很顺利过了关,这个良好的开端充满着喜悦,给予我激励。
更多时候是在偏远村小的孤灯夜战。白天,要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生火做饭;晚上,挑灯夜学,不分周内还是周末。昏黄的白炽灯下,一点点地啃着知识,少了同窗的互励互助,少了师长的答疑解惑,这是人生的孤独之旅。正是这份孤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迫使自己独立思考,自我激励,激发潜能,增长心智,塑造着我独特而坚韧的品质。不得不承认,自考是最好的大学。专科十门课程,我两年考完,大红壳子里的毕业证书,令人感动欣喜,而它的编号“2406666”,更让人觉得有些小幸运。
随着小家庭的组建,工作调整后满负荷的运转,其间的各种耽搁和无奈等待,自考本科的进程有些迟滞。但我绝不放弃,总能见缝插针。遇着困难失误,及时审视学习成效,调整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路径。一纸证书的背后,每一次努力都是最优的亲近,每一滴汗水都是机遇的滋润。“学习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王道”,这些课程,不但让我掌握了更多知识,也赋予了我学用结合的更多思索,摸索到一些学习语文的窍门,廓清了一些教学的路子,学习与工作无缝衔接,带来一种令人难以言说的巧遇。执教《陈涉世家》公开课,眼看大功告成之际,出了个“意外”,教材中“苟富贵,勿相忘”的释义,让学生们激烈争辩起来。我一时惶然,猛然想起自考课程《训诂学》讲到的释词方法论,决意趁热打铁搏上一搏。通过适时引导、巧妙延伸、顺势重温深入上下文语境理解字词的学习方法等,成功将“小插曲”变成为现场教学资源,激活学生思维,生成课堂精彩。这悄然而至的“意外”,为公开课增色不少,更让我明白“世上没有白学的知识”。经过反思,当晚我采用案例分析、教学随笔两种方式,整理出《让教学“意外”生成课堂精彩》《让智慧在课堂上生成》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了隔周的《教育导报》和《教育时报》上,这是令我所没有想到的,自考不但让我习得知识,还助力专业成长,一步步走上教育写作之路,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往来自如。
每一门课程的完成,都是自我价值的一次肯定。回望来时崎岖路,每一步都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自考让人学会坚持与自我超越,不仅是一份学历的证明,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生动诠释“我行”“我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