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课改”与“双减”:在共性中互促互进
□高 鹏
文章字数:
  作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改革,“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与“双减”有着相当多的共性。
  首先,目标指向一致——宏观目标都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微观目标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成长进步。其次,实践主体同一——无论“课改”还是“双减”,教师在其中都是起着主导性作用的主体,学生都是被解放发展的、参与性的主体,当然它们的推行也都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等相关责任主体的密切配合与相互协调。再次,“主战场”相同——三者变革的基本途径都是课堂教学,因此“主战场”都离不开课堂,都必须抓实和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共性易于产生认同,形成相互吸引。共同的特性,使得“课改”和“双减”也更容易在育人、树人的同一道路上同向同行、互促互进。
  一方面,“双减”构成了进一步推进“课改”的新背景,赋予了它们新动能。当下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依然在路上,永远处于“进行时”。下一步“课改”走向何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以及一系列新中考和高考改革政策的出笼,可以说使“课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和素养本位。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显然已成为牵引“ 课程改革”和“课堂教 学改革”的 内生动力。而旨在让基础教育回归公平、良性可持续发展等基本价值的“双减”政策,则成为进一步推动“课改”的新背景,成为其外在的推手,为其提供外在的推动力。
  “双减”不是一时之策,更不是权宜之计,它必将带来牵动基础教育全局的深刻变革。所以下一步的“课改”,应当基于“双减”新背景,服务“双减”新目标,从课堂教学转型走向课程转型,在课程转型中深化课堂教学转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双减”也为“课改”的深入推进、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指引了方向。
  另一方面,“课改”为落实“双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且继续发挥“主场”作用。二十多年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使得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小学课程体系日益完善和丰富,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广泛应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彰显,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这些二十多年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果以及带来的改变,为消解“双减”带来的震荡提供了根本保障。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体系建设和“双减”落实的核心载体,直接影响“减负提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负提质的 关键 在于 课堂教 学变革。所以“双减”政策能否一以贯之地落地、生根、发芽以至于最终真正起到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树大好乘凉”作用,关键还在于“课改”的主保障、主阵地作用的发挥,切实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推进剂和加速器,进一步推动课程内容不断改进,课程结构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进而撬动整个学校育人模式向链条化、一体化、协同化迈进,系统且可持续地促成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双减”目标的高效实现。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