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早读课上, 我陪着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张建国
文章字数:
  我长期担任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在早读课上,眼睛看着课本,嘴巴在不停地动,但是,朗读课文的声音就是不够响亮,有的居然像蚊子似的哼哼。尽管我多次强调,读书要张大嘴巴、放开喉咙,尽可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当然,绝不是也不可以喊叫。然而,收效总是甚微——有的学生依然如故,看到我朝着他们看,或走到他们身旁,他们才不得不发出响亮的读书声。一旦我不再看着他们,或走向其他学生,他们又恢复了较低的声音。
  “嘴上大声读,心中记得牢。”这是对高声朗读课文重要性、必要性的最简明概括,也是最通俗的语言表述。其实,高声朗读课文的好处何止这些,还有如增强自信心、增加肺活量,营造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等等。但是,不少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即使是心里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身体的变化,部分高年级的学生也是不愿意高声朗读课文的,好像生怕同学们笑话似的。
  该如何让学生们自觉地高声朗读、发自内心地爱上高声朗读课文呢?俗话说得好:“喊断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出样子。”教师很有必要用行动说话。我的做法是:真正将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陪着学生高声朗读课文。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但简单易行,而且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
  每逢到了语文早读课时间,我总是习惯性地至少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在黑板上写好早读内容、要求后,旁若无人似的高声朗读起课文来。刚开始的时候,先来到教室的几个学生很是好奇,静静地看着我,认真地听着我的朗读。见我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他们就放下书包,抽出课本捧在手上,放声朗读起来。不一会儿,教室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朗读课文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响亮。学生们都到齐后,整个教室里朗读课文的声音,可谓如雷贯耳、震撼人心,让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位学生包括我,都热血沸腾,深受鼓舞。
  其他班级的学生从我们班教室门前经过,也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惊讶地张望一下,便迅速地朝自己教室走去。不少教师看到我们班学生全神贯注地高声朗读课文的情景,无不投来赞许的目光。很快地,与我们相邻的教室里也传出了响亮的读书声,大有要与我们班一比高下的势头。在一次全校教师例会上,校长重点表扬了我班学生朗读课文声音响亮、专注投入,早读课效果好,号召全校每一位教师都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早读课;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着力提升学生整体素养,从上好每一天的早读课开始。
  这下,全校不少班级纷纷响应,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高声朗读课文比赛,仿佛在一位大师的指挥下,就此拉开了序幕。于是,在早读课时间内,每个教室里传出的、整个校园里飘荡的,都是琅琅的读书声。校长及行政人员们从每个班级门前经过时,脸上洋溢着的,都是高兴、肯定、赞许和满意。
  看到学生们大多进入了高声朗读课文的正常轨道,为了保持良好的态势,我不断地探索、灵活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如邀请读书姿势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合作朗读,与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比赛朗读,加入男生或女生组进行竞赛朗读,坐在胆子比较小、声音不够响亮的学生身边陪伴朗读,等等。学生们都很聪明,发现在早读课上谁来得早,与教师合作、比赛高声朗读的机会就会多。他们为了争取这样的机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全班几乎没有一个迟到的。
  当然,在一个班级中,也有一些学生确实比较特殊。如极个别学生将自己当成了“看客”“路人”,有的发呆似的看着一个方向,有的看热闹似的东张西望,好像总是难以融入班集体、进入高声朗读课文的状态。对待这样的学生,我总是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注、多一分期待,经常主动邀请他们合作朗读。只要他们神情专注了、精力集中了,或是声音比以前响亮了,我就毫不吝啬地予以肯定和鼓励,并推荐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成果。
  记得有一次,我推荐一位李学生为大家展示。这位学生很是高兴,连忙走到了讲台前。同学们都惊喜地望着他,充满期待地等待他展示成果。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李学生从没有主动地站到讲台前面对过大家。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胆怯,李学生张了张嘴巴、涨红了脸,就是未能发出响亮的读书声。突然间,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李学生的头埋得更低,脸也更红了。
  我对着学生们做了手势,示意大家耐心地等待一会儿,然后不慌不忙地走到李学生身边,提醒他挺直腰杆、昂起头来,并语气平和地对他说:“不用紧张的,老师陪你读。”就这样,李学生终于与我一道,高声朗读了指定的课文内容。虽然与其他学生比起来,他的这次朗读并不怎么出色,但是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和超越,他终于迈出了可贵、可喜的一大步!
  就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终于养成了高声朗读课文的习惯。在“陪着学生高声朗读”的过程中,不仅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很多。我真切地体会到“身先士卒”“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神奇力量,自然地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不断地享受着教育教学的成功、快乐与幸福。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