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成绩好就是师德好吗
□袁秋杰
文章字数:

  最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原有师德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一项——每次教学成绩位于全县前几名,就会有相对应的师德量化加分。一时间舆论哗然,要知道加上那几分,师德积分名次就会前进,就有机会获得相应的师德荣誉。笔者不禁要问:成绩好真的就是师德好吗?
  因为这一规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就出现了以下现象:
  “严”,就是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让学生正襟危坐,不能有丝毫的分心。课下,学生要优先完成该老师的作业。即使不是上课时间,有的学生一旦听到老师的脚步声或说话声,便会立刻紧张起来,怕老师找自己的“麻烦”。
  “抢”,就是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为自己所用,揪住早读、晚自习、午休,盯住音、体、美、劳、信等课,提前给学生打招呼,直接让学生在这些课上学自己的学科,全然不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导致很多学生偏科。
  “占”,就是除了上课时间,其他任何时段,可以随时找几个、十几个,甚至一个班,给学生在办公室里专门“开小灶”,直至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罚”,就是如果在课堂上有知识点掌握得不好,老师就会罚写几遍甚至更多,而有个别学生为了应付作业,就想出了借助复写纸、单手拿双笔等“聪明”办法。
  “逼”,就是围绕考试评价标准,强迫那些不学习的学生去学习,这样就能够提高单科的平均分,不会因为考评出现问题,影响到自己的总积分。
  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无疑也增加了师生矛盾,甚至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有的教师凭借自身优势,做出了违背师德的不良举措,虽然自己获益匪浅,但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那么对老师而言,其评价也不能唯成绩论,而应多元化。成绩好的就是师德优秀,成绩差就是师德缺失,这种仅以成绩好坏去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考核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必定存在诸多弊端。对于成绩的获得,我们应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走进学生的心灵,关心爱护他们,与他们真心地相处。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守住底线、依法施教、科学施教、因材施教,不以牺牲学生的休息、锻炼时间及伤害其身心健康为代价。
  这种“成绩好就一定师德好”的论调,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在实际教学中只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对于教师的师德评价,不能单靠那些冰冷的数字,而应让社会、家长、学生去评判,他们才最具说服力和权威性。因此,成绩与师德挂钩在实践操作中应慎之又慎,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化提升,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公正与尊严。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