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聚焦课文学写作,叙事生动方法多
□张海朋
文章字数:
  编者按
  记叙文应用广泛、写作形式灵活多样,是学生接触最多、写作课最常出现的文体。学生写出一篇记叙文不难,但是要写一篇出色记叙文却并不容易,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还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行,因此编辑特意选取了两篇有关“如何写好记叙文”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写文章要像观赏山峰一样,要追求奇势变化,不要平坦平淡。又有一句:“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意思是:作文叙事要有波澜,要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缓有急,情节要似一江春水般曲折生姿、蜿蜒向前。
  客观审视,凡是叙事生动的文章,无论其古今中外、不计其篇幅长短,总能生发出一种强烈的、引人入胜的艺术影响力,进而让读者乐读不倦、常读常新。
  放眼现阶段初中学生的作文,许多学生还是一板一眼地按照“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的故事发展模式进行叙事,这样就很容易步入“记流水账”“平铺直叙”的深渊,让读者晓前情即能预知后果,没有了读下去的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内容平淡的拘囿,进而使作文叙事生动、情节曲折呢?笔者结合初中教材中的经典范文,梳理出初中学生易学易悟易掌握的三种方法。
  交替记叙,旁逸斜出
  众所周知,记叙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之分,且每一种记叙方式都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实践中发现,如果一篇作文只采用一种记叙方式,往往会内容单薄、情节单调。因此,写作可以尝试交替使用两种记叙方式,就是在一种主要记叙方式的基础上自然融入另一种记叙方式。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采用了“顺叙+插叙”的方式,在“归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叙之中融入了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母亲谈到闰土时,以“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一句自然引出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同时为下文写中年闰土做了铺垫。另一处是由眼前人物“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自然引出对“豆腐西施”青年杨二嫂的回忆。两处插叙集中展现了人物在不同时期截然相反的形象,在对比中生发着强烈的叙事张力和作者鲜明的情感落差。
  又如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一文,采用了“顺叙+补叙”的方式,即以事情发展过程为主线,先从前到后叙写了七个贩枣商人在黄泥冈松林内劫走了生辰纲,最后才在结尾处补充交代了商客一行人的真实身份、姓名以及如何在酒中下蒙汗药的巧妙过程。至此,故事真相大白,读者心中的疑团顿时解开。相比在故事发展之中直接介绍商客们的身份和下药过程,采用补叙交代则更有戏剧效果,更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设置悬念是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主要方式之一。写作时可“故意”在前文设置疑团、不做解答,借此激发读者刨根问底、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揭开“谜底”,这样就可以收到让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
  例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一文,采用了“层层设悬、步步推进”的方法。一是“我们”发现小茅屋,自然产生“谁是屋主人”的疑问,以此引领全文,一生悬念;二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但被老人否认,并讲到屋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造成误会,二生悬念;三是哈尼小姑娘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我们”又好奇“为什么盖房子”,三生悬念。三次设悬使故事情节在真相的“探而未解”之中曲折推进,吸引读者持续产生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期待。
  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文,故事一开始就多方设置悬念:不同于往日的小镇环境氛围,镇上严肃忧郁的人们,安安静静的教室没有了往日的纷乱热闹,再加上韩麦尔先生穿着“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发 奖日 子 才 穿的 漂 亮 礼服”……如此多方设置悬念,渲染了一种压抑紧张的气氛,预示着将有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发生。究竟是什么事?为解开这个悬念,读者必然会抱着一种好奇探寻的心理,饶有兴趣地读下去。
   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晋代的王羲之有言:“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这句话原指书法艺术讲究运笔转锋,此法用在作文上也十分恰当。只有对情节进行设计,让故事在发展过程中多产生一些“波折”,多绕一些“弯路”,才能使行文叙事宛如春水般蜿蜒曲折、引人入胜。
  例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单是看戏之前就生发了三次“波折”:一是早上着急叫不到船;二是让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闲船;三是母亲怕外祖母担心,不准“我”和别人去。随之又出现了三次转机:一是双喜找到了船,八叔的航船也回来了;二是少年们与“我”同去;三是双喜向外祖母和母亲“写包票”,保证不出事。如此“好事多磨”造成情节的起伏推进,让“我”的心情也如同过山车般起起落落,无形之中增添了故事的可读性,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又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围绕“小狗主人”身份的讨论,主人公的态度像变色龙一样产生了五次变化:不知狗主人,判定“弄死狗”;得知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判定“狗是无辜的”;得知不是“将军家的狗”,判定狗是“下贱胚子”;得知是“将军家的狗”,判定狗是“娇贵的动物”;得知“将军家从来没有这样的狗”,判定“这是条野狗”;得知是“将军哥哥家的狗”,判定“好一条小狗”。态度如此夸张转变,不折不扣地上演了一场街头闹剧,牢牢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力地增强了讽刺效果。
  总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想启发学生写出叙事曲折生动、情节波澜起伏的作文,紧扣教材课文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标本宝库,深思细品、活学活用,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方便快捷的学习路径。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