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社火
文章字数:
暮色将至,冬寒犹在,墙角处的积雪,在零下的温度里结成了冰。扶墙站立,目光眺向远方,夜空中遗失的月亮化作盏盏的灯火流入了人间万户,少了几丝清凉,多了几抹温馨。“咚,咚咚,咚咚咚,咚……”掠过树梢的猎猎长风送来了远处雄劲有力的鼓声。不知是谁按下了开关,驶向新春的列车冲刺,各家的门前亮起了火红的灯笼,鞭炮声雷动,烟花在天际盛放。击鼓动星辰,爆竹除旧岁,前堂灯亮如白昼,期待来年路坦似平原。这一团圆之夜,众生喧哗,群山沉默。
夜幕铺散开漫天的银河,人间的道路环山绕水,蜿蜒伸向远方。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在静谧的黑夜里渲染出燎原的喜庆,极致的红与极致的黑相互辉映融合,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迅猛强劲的鼓声,在风中有节奏地震颤着。黄土藏于纯白的冰晶之下,人们通红着脸颊,胸腔中滚烫的心跳,和着鼓声,在风中震颤。
“来了来了。”鼓声渐进,锣声悠扬,领头人举着火把,身后是浩浩汤汤的社火队伍。舞狮的青年,挥棒的鼓手,色彩斑斓的服饰和风格迥异的脸谱,还有最惹小孩子们喜爱的“害婆娘”。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对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害婆娘”是社火中的丑角,其形态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上吊着红辣椒,在队伍中夸张、滑稽地扭来扭去,逗得人们大笑不迭,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害婆娘”,她实际上是个神婆婆,最重要的职能是扫灾避邪。“害婆娘”都由男人扮演,一手拿神刀,一手拿棒棰,都是避邪之物,手拿扫帚一扫,把过去一年的晦秽、灾病都扫净了。男女老少都愿意让“害婆娘”扫一扫、摸一摸,以求大吉大利。
队伍刚到村口,弟弟匆忙拨开人群跑了出去,原来他是跑去村里接社火的人家“监工”了。时令游走,行至年末,天寒地冻,院子里结起了厚厚的冰块,屋檐上挂满了剔透的冰凌,紧紧地贴着玻璃的冰霜里隐藏了一个广阔的冰雪世界。人们持着铁锹,在院子里卖力地“除冰”。弟弟背着手,敏锐的目光搜寻着院里的边边角角,犄角旮旯里的厚冰也未能逃过他的法眼。他拿着铁锹亲自上阵,叽哩哐当,使出浑身蛮力除去那顽固的冰块。他极度兴奋,是因这场社火他期待已久。
社火迎入村口,璀璨芒星下的乡间宴会便开始了。先在接社火的主人家的院落里点香烧纸,备好赏钱,燃放烟花爆竹迎接神灵到来,社火队按顺序入户。携着大刀的黑张飞,额生月牙的包青天,夸张地扭着大屁股的害婆娘,手拿红扇身穿红色服饰扭着腰肢的姑娘小子,头戴紧箍咒的孙悟空,以及各路妖魔鬼怪轮番进场,宽敞的院落瞬间变得狭窄,人们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喜气温热了夜晚阴冷的空气,热闹非凡。身形矫健的武将们将手中的大刀挥向妖魔,一击毙“命”,妖魔倒地,身侧一人将手里炒熟的荞面抛向高空,火光骤现,几秒后化作一团烟雾升向空中。这边正闹腾,那边的秧歌也舞了起来。仔细看,才发现弟弟不知何时混进了扭秧歌的队伍里,一会儿又混去了舞狮的人群,学着人家手舞足蹈,玩得正起劲呢!
社火结束后,村人们接待披星戴月不远千里从邻村赶来的杂耍人员吃饱喝足,在风里扬起的鼓声中目送着他们走入了下一个村子……
年岁变化着,乡人们的社火也繁衍着,从村里走进了乡里,走进了县城,走入了省城,走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里,走入了未来。
夜幕铺散开漫天的银河,人间的道路环山绕水,蜿蜒伸向远方。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在静谧的黑夜里渲染出燎原的喜庆,极致的红与极致的黑相互辉映融合,众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迅猛强劲的鼓声,在风中有节奏地震颤着。黄土藏于纯白的冰晶之下,人们通红着脸颊,胸腔中滚烫的心跳,和着鼓声,在风中震颤。
“来了来了。”鼓声渐进,锣声悠扬,领头人举着火把,身后是浩浩汤汤的社火队伍。舞狮的青年,挥棒的鼓手,色彩斑斓的服饰和风格迥异的脸谱,还有最惹小孩子们喜爱的“害婆娘”。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对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害婆娘”是社火中的丑角,其形态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上吊着红辣椒,在队伍中夸张、滑稽地扭来扭去,逗得人们大笑不迭,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害婆娘”,她实际上是个神婆婆,最重要的职能是扫灾避邪。“害婆娘”都由男人扮演,一手拿神刀,一手拿棒棰,都是避邪之物,手拿扫帚一扫,把过去一年的晦秽、灾病都扫净了。男女老少都愿意让“害婆娘”扫一扫、摸一摸,以求大吉大利。
队伍刚到村口,弟弟匆忙拨开人群跑了出去,原来他是跑去村里接社火的人家“监工”了。时令游走,行至年末,天寒地冻,院子里结起了厚厚的冰块,屋檐上挂满了剔透的冰凌,紧紧地贴着玻璃的冰霜里隐藏了一个广阔的冰雪世界。人们持着铁锹,在院子里卖力地“除冰”。弟弟背着手,敏锐的目光搜寻着院里的边边角角,犄角旮旯里的厚冰也未能逃过他的法眼。他拿着铁锹亲自上阵,叽哩哐当,使出浑身蛮力除去那顽固的冰块。他极度兴奋,是因这场社火他期待已久。
社火迎入村口,璀璨芒星下的乡间宴会便开始了。先在接社火的主人家的院落里点香烧纸,备好赏钱,燃放烟花爆竹迎接神灵到来,社火队按顺序入户。携着大刀的黑张飞,额生月牙的包青天,夸张地扭着大屁股的害婆娘,手拿红扇身穿红色服饰扭着腰肢的姑娘小子,头戴紧箍咒的孙悟空,以及各路妖魔鬼怪轮番进场,宽敞的院落瞬间变得狭窄,人们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喜气温热了夜晚阴冷的空气,热闹非凡。身形矫健的武将们将手中的大刀挥向妖魔,一击毙“命”,妖魔倒地,身侧一人将手里炒熟的荞面抛向高空,火光骤现,几秒后化作一团烟雾升向空中。这边正闹腾,那边的秧歌也舞了起来。仔细看,才发现弟弟不知何时混进了扭秧歌的队伍里,一会儿又混去了舞狮的人群,学着人家手舞足蹈,玩得正起劲呢!
社火结束后,村人们接待披星戴月不远千里从邻村赶来的杂耍人员吃饱喝足,在风里扬起的鼓声中目送着他们走入了下一个村子……
年岁变化着,乡人们的社火也繁衍着,从村里走进了乡里,走进了县城,走入了省城,走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里,走入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