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聚焦课文学写作,细节描写方法多
□张海朋
文章字数:
  细节描写是指在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时进行的一些精准生动、精细入微的刻画。俗话说:“细节流淌处,笔力重千斤。”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胜过千言万语,往往能生发出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蝴蝶效应。
  聚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细节描写俯拾皆是,内容包罗万象,是启发学生学习细节描写方法、领悟细节描写作用的丰厚素材。细节内容不同,描写方法也各异,具体可从四个维度品鉴学习。
   写人细节:聚以特写,突出“真”字
  一个真实而精彩的写人细节特写是对生活细致观察并高度提炼的结果,能使一个人物熠熠生辉。经典文学作品里的典型人物塑造,往往体现在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逼真的特写之中。
  如杨绛的《老王》一文,有两处是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动作特写。“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这些对老王病入膏肓状态的特写,可能会让读者觉得害怕,却是作者当时的真切感觉,并且能更有力地衬托出老王的善良和知恩图报的高贵品质。
  鲁迅也十分擅长以特写凸显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阿长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睡姿,动作特写活灵活现地突出了人物的粗俗和不拘小节;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己“身材瘦长,脸色苍白……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袍”,外貌特写客观描摹了人物穷愁潦倒的形象。因为真实,这些特写都让人难忘。
  叙事细节:择以详略,彰显“精”字
  如同“四格漫画”艺术,呈现的总是故事发展中最精彩的几幕。作文亦是如此,选择性地对故事发展中的关键处精雕细琢,对次要但必要的内容一笔带过,这样既能突出主题思想,又能勾画出深入人心的经典名场面。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文中对事情发生的缘由没有交代,却细致刻画了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即一“落”一“迎”、一“敲”一“笑”之间,蔡老师和“我”以及同学们融洽的师生关系扑面而来,让人备感和谐温馨。
  又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详细描写了广场的冷清,交代了沙皇统治下经济萧条的时代背景,这一精心设置的典型环境为下文故事的发生进行了有力的铺垫。
  绘景细节:融以思想,暗含“情”字
  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细节亦是如此,旨在表情达意、抒情言志。写作文时应学会循意选景、融情染景,即借助恰切的景物细节描写渲染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心理,抒发思想感情。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有两处景物细节描写:一是“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一是“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 色的 阴影 从海里 钻出来”。客观地讲,两处景物的地理时空相隔不远,所以应该差别不大,但是文中描写却大相径庭。不难体会,这是在暗示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前后的心情落差,前者是全家出游时的兴奋,后者是幻想破灭后的失落。
  又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远望故乡萧条,近看老屋荒凉,寥寥几笔景物描写,活画了一幅萧条死寂的故乡冬景图。明写景、暗抒情,既写出了旧中国农村生活的凋敝,又道出了“我”回故乡时内心的悲凉。
  状物细节:寄以主题,把握“巧”字
  许多经典名篇中都有一些关于物象的细节描写,这些物象描写看似不经意,实则是作者匠心设计的艺术体现,往往通过对物象某一方面、某一特征的工笔细描,巧然无痕地寄托承载着文章的主题思想。
  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一文,“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 发光。”通过 描写鸭子羽毛的鲜亮特征,巧妙地寄托了主人公在经历了暴风雨之后羽翼渐丰,长大了、坚强了的主题。
  又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通过描写不同颜色的菊花蓬勃的生命状态,精巧地承载着“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人都要活得坚韧顽强、活得多姿多彩”的思想主旨。
  此外,无论哪一个内容维度的细节描写,写作时都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选材要典型而有意义。一篇文章中,细节描写贵在精而不在多。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绘景状物,都要善于遴选捕捉最具代表价值的典型特征,这样既符合客观逻辑和生活实际,又能更好地为表现中心服务。
  语言要精准且生动形象。细节描写在遣词造句方面要追求准确精练且生动传神,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以及动词、形容词等,力求生发出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表达效果。
  总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果说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情节是“骨骼”,那么细节无疑是作品的“血肉”。如何使作文的“血肉”变得丰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在日常教与学中,对课文里的细节描写深思细品、巧借活用,如此坚持下去,一定能创作出深入人心的典型细节。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