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话说元元
□方寸
文章字数:
  元旦和元日,是中国人的两个重要年节。元,开始之意。日表示天。旦是个会意字,下边那条线指地平线,日在线上表示太阳升起,一天开始了。从语义上看,二者意思相同,指的都是一年首月第一天。历史上还有类似的许多不同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确定元旦为阳历 1月1日的特定称谓。自此,元旦与元日分道扬镳,各有所指。前者指称阳历年,后者指代阴历年。
  因为元旦特指公历1月1日,是世界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所以具有世界性。相比元旦,元日更具民族性,是独属中国人的年。这一天,人们会做很多事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渴盼,放鞭炮,燃烟花,穿新衣,贴春联,吃大餐,看春晚,守岁火,拜大年,送祝福,发红包,吃钱饺……时间长了,就变成习俗代代传承。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写道: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意思是说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即一年一季一月的开始。这天,鸡一叫就要起床,先在门口放爆竹,吓跑恶鬼山臊。《神异经》如此画像山臊:身材一尺多长,只有一只脚。人遇到它又冷又热,难过至极,都怕它。它不怕人,但惊惮于竹子着火后发出的“烞熚”声。于是人们截竹成段灌以火药做成爆竹,引线一着爆出惊天巨响。山臊被吓坏,再不敢作怪,此为年兽原型。
  然后,家里的老老少少穿戴整齐开始拜年。年幼的给年长的鞠躬磕头献福,年长的对年幼的语重心长谆谆教诲,最后发红包。接下来,“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
  传统礼仪,长辈不动筷子晚辈不能先动,长者不举杯哪个小的敢先喝?可《荆楚岁时记》却说“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原来古人是这样想的:“小者得岁”又长大了,让他先喝表示祝贺;“老者失岁”离死亡又近了一步何以庆贺?所以老者后喝。这跟现今很多人上了岁数不过生日异曲同工。
  前面说过,桃集五行之精华,能压邪气制百鬼,所以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桃木是仙木,人们用桃木做门板来守护平安。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有载,五辛菜包括葱、蒜、韭、蓼蒿、芥五种辛嫩之菜。五辛盘就是用这五种味“辛”之菜凉拌而成,一来取“辛”谐音为“新”寓意新一年的开始,二来以此五辛之菜发五脏之气祛邪除病。现在,人们多称春盘,也不限于这五种菜。
  《荆楚岁时记》里还有一条年俗记载: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中国民间将正月的前八天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人们便用鸡来辟邪。画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贴于门上,消灾免祸,趋吉避凶。门上挂着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在两扇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或者将二神图像贴在门首。这是最早的桃符,也是最早的门神。
  汉代《河图括地象》中记有桃都山,山上一棵大桃树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一出来就打鸣。树下有两位神仙,左神荼右郁垒,手里都握着苇索,随时准备抽打不祥之鬼。这大概就是鸡画和桃符的由来。清代开始,人们不再贴鸡画和门神,改贴春联了。
  驱邪避恶,祈求祥瑞,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元旦还是元日,人们的愿望都是一致的,所谓“元元所归”。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年都是世界性的。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