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就当这样扩容提质
文章字数:
□张小军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国家也发布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这足以看出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
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波市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三年前将校园里的一块空地开辟成“仙草园”,每班认领一畦种植蔬菜。2023年12月26日下午放学后,学校组织同学们将吃不完的蔬菜在校门口义卖。之后,学校还用卖菜所得购买了手套、耳罩等保暖用品,送给了社区的河道清洁工人,对他们在寒冬中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表示感谢。
这样的劳动教育课,实现了与德育、社会实践综合课的有机结合,远比常规劳动教育课有内容、有质量。现实中,很多学校的劳动基地都是开学种植,一到收获季就面临放寒暑假,劳动成果难以全部利用,造成浪费。而有的学校根本就找不到劳动基地,只好以校园大扫除、学生卫生习惯培养为主。组织学生开垦菜地、义卖蔬菜,既可以激励他们见缝插针地挖掘生产劳动资源,培养动手生存生活意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去学习劳动技能,收获劳动乐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每个普通劳动者都了不起,学习用自我劳动感恩他人劳动,推动校园及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良好风尚。
劳动教育扩容提质,是劳动教育发展的新课题,近年来很多学校都作出了大胆探索。比如,有的学校劳动基地有限,就组织学生把废旧塑料瓶装上土,在过道、走廊搞种植,对有限的劳动收获深加工,制成各种美食、手工艺品;有的学校积极开发家长、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进工厂、企业参观,进社区、公益岗位服务,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有的学校重视劳动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将美术、习作、生命课堂搬进劳动基地,让劳动基地成为综合育人阵地……校园劳动教育生机勃勃、多方面推动,正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
我们也要看到,在文化课至上,社会意识还没有彻底改变的当下,劳动教育扩容提质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在这次的蔬菜义卖中,有家长表示“有点意外。”这份惊讶,除了说明这项活动出人意料,可圈可点,也从侧面说明当下一些地方、一些家长仍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该怎样用一条线把劳动与其他活动、课程串起来,让劳动教育助推其他活动、课程良好开展,实现劳动教育更好育人;该用怎样的办法把家长引导到与学校、教师“一条心”,让他们对学校、教师提出的劳育任务重视、配合、支持,助推劳动教育进一步加强,依然是每所学校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劳动教育扩容提质,学校除了要继续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社会结合、课程融合教育方法,拓深拓宽劳动教育内容、渠道,还要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这些教育理念、方法背后的道理、依据或学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给家长、社会反复宣传,让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深入人心,赢得家长在劳动教育及其他非文化课教育上更广泛、更积极的支持。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国家也发布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这足以看出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
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波市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三年前将校园里的一块空地开辟成“仙草园”,每班认领一畦种植蔬菜。2023年12月26日下午放学后,学校组织同学们将吃不完的蔬菜在校门口义卖。之后,学校还用卖菜所得购买了手套、耳罩等保暖用品,送给了社区的河道清洁工人,对他们在寒冬中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表示感谢。
这样的劳动教育课,实现了与德育、社会实践综合课的有机结合,远比常规劳动教育课有内容、有质量。现实中,很多学校的劳动基地都是开学种植,一到收获季就面临放寒暑假,劳动成果难以全部利用,造成浪费。而有的学校根本就找不到劳动基地,只好以校园大扫除、学生卫生习惯培养为主。组织学生开垦菜地、义卖蔬菜,既可以激励他们见缝插针地挖掘生产劳动资源,培养动手生存生活意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去学习劳动技能,收获劳动乐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每个普通劳动者都了不起,学习用自我劳动感恩他人劳动,推动校园及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良好风尚。
劳动教育扩容提质,是劳动教育发展的新课题,近年来很多学校都作出了大胆探索。比如,有的学校劳动基地有限,就组织学生把废旧塑料瓶装上土,在过道、走廊搞种植,对有限的劳动收获深加工,制成各种美食、手工艺品;有的学校积极开发家长、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进工厂、企业参观,进社区、公益岗位服务,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有的学校重视劳动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将美术、习作、生命课堂搬进劳动基地,让劳动基地成为综合育人阵地……校园劳动教育生机勃勃、多方面推动,正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
我们也要看到,在文化课至上,社会意识还没有彻底改变的当下,劳动教育扩容提质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在这次的蔬菜义卖中,有家长表示“有点意外。”这份惊讶,除了说明这项活动出人意料,可圈可点,也从侧面说明当下一些地方、一些家长仍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该怎样用一条线把劳动与其他活动、课程串起来,让劳动教育助推其他活动、课程良好开展,实现劳动教育更好育人;该用怎样的办法把家长引导到与学校、教师“一条心”,让他们对学校、教师提出的劳育任务重视、配合、支持,助推劳动教育进一步加强,依然是每所学校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劳动教育扩容提质,学校除了要继续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社会结合、课程融合教育方法,拓深拓宽劳动教育内容、渠道,还要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这些教育理念、方法背后的道理、依据或学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给家长、社会反复宣传,让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深入人心,赢得家长在劳动教育及其他非文化课教育上更广泛、更积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