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让学生课间“动”起来
□陈 铁
文章字数:
  近年来,为了学生的安全起见,很多学校竟把课间活动时间的学生“圈养”起来。有学校规定除学生上厕所以外,一律待在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允许出教室活动,也不允许在教室里随便走动。这样“圈养”起来的学生不仅不快乐,也强盛不起来。
  “圈养”的学生活动少,体质自然就差,体质是人生发展的根基,根基差发展就好不到哪里去。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没有伙伴陪伴,性格孤僻的孩子较多,学校是他们交流活动的最佳场所,课间不允许学生玩耍,会使他们更加孤独,甚至可能会导致他们性格扭曲,内心空虚。另外,一些老师为了防止学生课间到教室外活动,有时还会加大作业量,让学生课间没时间出教室玩。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体质差、性格怪异、独立自主能力低,这些孩子的未来就很难强盛。
  良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在学习之余,让学生放松一下,让他们增加活动、强身健体,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做一名快乐的阳光少年。
  有些学校面对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就是突然放开,教师全不过问,任由学生自由活动,这种做法又会出现安全问题。由于学生被“圈养”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心理会发生变化,突然放开就好像有压力的容器突然敞开,里面的物质就会无序地向外喷发,前些时日就发生了学生踩踏事件。
  因此,之前禁止学生课间活动的学校,如果要放开,就需要教师来引导组织学生。
  课间放松与整理。课间是学生放松的时间,学生上厕所、接水,整理好下一节课的书本文具等,这些事务让学生一下课就去处理,一般在3分钟之内基本就可以完成,后面的时间可以用于课外活动。
  户外玩耍与活动。在学生完成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后,组织学生到户外去进行玩耍,学校划定区域,各班在各班的场地,以免不同班级的学生因场地产生矛盾与纠纷。在户外活动时,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可以一同参加,与学生同乐。
  活动分工与安排。课间时间短,教师可组织学生做一些游戏、体育活动。如拍球、跳绳、跳皮筋等,这些活动学校可以进行一个统一的安排,排一个课间活动表,还可安排几个管理老师。如一年级一班:周一上午跳皮筋、拍球,下午跳绳、游戏;周二上午乒乓球、转转乐游戏,下午篮球、击鼓传花游戏等。
  室内外活动相结合。课间十分钟以室外活动为主,也要适当开展室内活动,如找好朋友聊天谈话,与老师说心声,还可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游戏,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心情愉快,培养良好的性格,做一个阳光少年。
  有组织地开展课间活动,学生心情愉快了,老师在与学生一起的活动中,也会感受到孩子的快乐,这样会增进师生情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效果。
  教师参与在学生课间活动之中,确保了课间活动的安全。同时,教师在活动中也可以随时教育学生哪些动作是不安全、不能做的;哪些事情是对的、可以做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活动习惯。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逐步放开,由学生自由组织活动。在完全放开以后,学校要安排行政人员在课间进行巡视,各班也要安排班干部进行轮值检查,杜绝课间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
  这样的课间十分钟是学生自由的十分钟,学生在活动中放松了心理,在活动中增进了情感,在活动中增强了体质,在活动中找到了快乐。快乐的十分钟,促使学生心理更健康,体质更强壮,性格更开朗,学习激情更高,在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强盛未来。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