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姿态修行
文章字数: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又到树叶飞扬的季节。翩翩起舞的叶子,飒爽英姿,给人烂漫的遐想和沉静的思索。
我上班的小院连着几栋住宿楼,院内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树冠覆盖了半个小院,透过窗户就能看见,但我似乎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
一夜西风萧瑟,一地黄叶如金。突然某一天清晨,满地都是金黄的银杏叶。不时还有那些累了、倦了的叶子,恋恋不舍地离开树枝,在空中旋舞着飘落,最后静静依偎在树根旁,吟唱着那首名叫《落叶对根的情义》的歌曲。
树下,来了一群老人和小孩。老人依次坐在树下的石沿上,小孩则在落叶中玩耍。我也来到树下,驻足,抬头望着这一树金黄,心中的某种莫名的情绪慢慢涌动。
有人说,飘落的叶子总是写满着忧伤,带着一丝无奈、一丝落寂、一丝不舍。但我总感觉,这银杏叶与众不同。在生命的尽头,它们比平常更加醒目,更加傲然,完全没有一丝的颓废。那叶子,有如一把把折叠的金伞,又好似一件件金袍,凛然威风,灿烂无比。它们以曼妙的舞姿,从容自如,露出让人眩目的金色。
随风起,或者根本没有风,叶子便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展现出童话般的炫美。它们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刚着地面,又顺风贴着地面卷动。我伸出双手,想接住一片叶子,这叶子却与我躲猫猫。我本以为能抓住它,但在即将抵达指尖的一瞬间,叶子侧身飘走了,静静地落在了脚边。我弯下腰,正准备捡起,一阵风吹过,落叶又“嗖”的一下,从地下弹起来飘走了。
我索性坐在石沿上,看着这群快活的小朋友尽情奔跑,欢快嬉戏,他们与一旁安静闲坐的老人形成强烈反差。突然,一个小朋友捧起了一把叶子,向上抛撒,那叶子便如黄蝴蝶般飞舞。小朋友咯咯地笑,院子里多了几分欢乐。
我静坐树下,闭上眼睛。偶尔,有一两片落叶从我头顶滑落,从我耳旁飘过。此时,我分明听到了叶落的声音。这声响,细碎而稀落,我却以为这是秋冬最美的韵律,也是一次生命的礼赞。于落叶而言,生命是短暂的,一岁一枯荣。但不论青翠,还是凋零,它们都为生命的延续而存在,只不过换了一种姿态而已。愉悦地生长、无畏地绽放、坦然地消逝,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都是那么风轻云淡。自然的轮回和人生何其相似。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我坚信,只要又一缕春风吹来,那炫彩的春意就翩然而至。
看着这落叶,我又想起了前几天观看的残荷。
置身荷塘边,我惊叹这意境:水瘦了,荷枯了,一幅幅或线性,或平面,或立体的水墨图呈现眼前,处处皆为妙境。密密麻麻的荷梗,上上下下,高低错落,在暖阳的映照下,倒影绰绰。它们造型各异,或平躺,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荷叶蜷缩着身子,耷下雨盖,却倔强地挂在荷梗尖上。无人采摘的莲蓬随意漂浮在水面上,与水中的杂草、藤蔓相得益彰,张扬出清美的傲骨、残缺的韵意,分明就是一幅幅别致的小画。
这残荷,虽少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烈、秋日的充盈,但枯枝败叶里藏驻着一种不折不挠的神韵,洋溢着一种淡定不惊的气场。银杏叶,无论再眷恋,最终都会脱离枝干,而残荷始终与母体相连,一直陪护新生命降生,展现出生命的另一番表情。
落叶也好,残荷也罢,它们的唯美之处,恰恰是将万般滋味平平淡淡地化为不动声色的沉静内敛,换一种姿态完成另一番修行。
我上班的小院连着几栋住宿楼,院内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树冠覆盖了半个小院,透过窗户就能看见,但我似乎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
一夜西风萧瑟,一地黄叶如金。突然某一天清晨,满地都是金黄的银杏叶。不时还有那些累了、倦了的叶子,恋恋不舍地离开树枝,在空中旋舞着飘落,最后静静依偎在树根旁,吟唱着那首名叫《落叶对根的情义》的歌曲。
树下,来了一群老人和小孩。老人依次坐在树下的石沿上,小孩则在落叶中玩耍。我也来到树下,驻足,抬头望着这一树金黄,心中的某种莫名的情绪慢慢涌动。
有人说,飘落的叶子总是写满着忧伤,带着一丝无奈、一丝落寂、一丝不舍。但我总感觉,这银杏叶与众不同。在生命的尽头,它们比平常更加醒目,更加傲然,完全没有一丝的颓废。那叶子,有如一把把折叠的金伞,又好似一件件金袍,凛然威风,灿烂无比。它们以曼妙的舞姿,从容自如,露出让人眩目的金色。
随风起,或者根本没有风,叶子便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展现出童话般的炫美。它们有的在空中盘旋,有的刚着地面,又顺风贴着地面卷动。我伸出双手,想接住一片叶子,这叶子却与我躲猫猫。我本以为能抓住它,但在即将抵达指尖的一瞬间,叶子侧身飘走了,静静地落在了脚边。我弯下腰,正准备捡起,一阵风吹过,落叶又“嗖”的一下,从地下弹起来飘走了。
我索性坐在石沿上,看着这群快活的小朋友尽情奔跑,欢快嬉戏,他们与一旁安静闲坐的老人形成强烈反差。突然,一个小朋友捧起了一把叶子,向上抛撒,那叶子便如黄蝴蝶般飞舞。小朋友咯咯地笑,院子里多了几分欢乐。
我静坐树下,闭上眼睛。偶尔,有一两片落叶从我头顶滑落,从我耳旁飘过。此时,我分明听到了叶落的声音。这声响,细碎而稀落,我却以为这是秋冬最美的韵律,也是一次生命的礼赞。于落叶而言,生命是短暂的,一岁一枯荣。但不论青翠,还是凋零,它们都为生命的延续而存在,只不过换了一种姿态而已。愉悦地生长、无畏地绽放、坦然地消逝,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都是那么风轻云淡。自然的轮回和人生何其相似。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我坚信,只要又一缕春风吹来,那炫彩的春意就翩然而至。
看着这落叶,我又想起了前几天观看的残荷。
置身荷塘边,我惊叹这意境:水瘦了,荷枯了,一幅幅或线性,或平面,或立体的水墨图呈现眼前,处处皆为妙境。密密麻麻的荷梗,上上下下,高低错落,在暖阳的映照下,倒影绰绰。它们造型各异,或平躺,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荷叶蜷缩着身子,耷下雨盖,却倔强地挂在荷梗尖上。无人采摘的莲蓬随意漂浮在水面上,与水中的杂草、藤蔓相得益彰,张扬出清美的傲骨、残缺的韵意,分明就是一幅幅别致的小画。
这残荷,虽少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烈、秋日的充盈,但枯枝败叶里藏驻着一种不折不挠的神韵,洋溢着一种淡定不惊的气场。银杏叶,无论再眷恋,最终都会脱离枝干,而残荷始终与母体相连,一直陪护新生命降生,展现出生命的另一番表情。
落叶也好,残荷也罢,它们的唯美之处,恰恰是将万般滋味平平淡淡地化为不动声色的沉静内敛,换一种姿态完成另一番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