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教育孩子——如何打开“黑匣子”?
□孙功道
文章字数:

  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参数,以及驾驶员与乘务人员和各个塔台之间的对话等信息的仪器。当飞机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如果找到黑匣子,从中读取出其记录的各种数据,就能帮助技术人员分析出飞机出现故障或事故的原因。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关注教育的“黑匣子”。孩子出了问题,我们有时候还蒙在鼓里。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妻逛商场。遇见同事的妻子,寒暄几句就聊起家常来。她忿忿不平地说:“不知怎的,小学时女儿乖巧,上了初中就变了。女儿就在她爸班,有一次竟然说她爸:就不把你教的学科学好,你看怎么着?气得她爸直摇头。”
  其实,同事就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后来才了解到,那是因为她的女儿首场月考失利,我同事满是担心,嗔怪道:“宝贝女,你爸是老师,你怎么这么不争气……”究其原因,原来是同事不懂女儿心,想要传达的道理,却因说话方式不当而变了味,尤其是语气使用不当,才招致女儿的误解和敌意。一旦亲子关系出现僵化、恶化,我们就会陷入十分尴尬的处境,结果事与愿违。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人。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性格、感情、认知、思维、判断和选择,一般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还有着闭锁心理,金口难开。
  孩子脑中的“黑匣子”究竟装些什么,如何去打开这个“黑匣子”,如何解读其存储的信息,发挥教育的功能,考量着家长的教育智慧。
  育人从心开始。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都是孩子学习的支持者、陪伴者和激发者,自然需要尊重、理解,能包容孩子。既要“入乎其内”,还须“出乎其外”,突破自我狭隘的眼光,小心掉入“信息茧房”,先入为主。
  第一步,共情、倾听、记录。现实中,有家长抱怨与孩子沟通困难,无论怎么说孩子都不听。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家长,没把握好时机,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一般来说,要选择夜间,在孩子完成作业后,他们一身轻松,才有心情和父母交流。此时,不管孩子说什么,都不要嫌烦,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心里正想着的事情。
  在日常互动中,家长还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用和善的语气,让孩子受尊重,当主角,家长当配角,他们就会敞开心扉和我们交流。此时,我们更要沉下心来投入到孩子的体验中,试着从平等对话中获取更多信息,对于他们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我们也要有所思考、探究、核实,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教其所需,孩子才会心悦诚服,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第二步,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对于“黑匣子”中收集的各种信息,如何筛选与利用,需要对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极大的热忱、勇气、决心、耐心,还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智慧的支持和保障,多维度、多角度,对孩子的经历有更多了解,多用一分情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自然能有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倘若仅靠“黑匣子”或靠“心中所有”(即大脑里存储的没有系统化,没有升级优化的“碎片化”信息),就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那就要为自身认知方面的缺陷“买单”。
  作为教师,要想如何努力帮助孩子,才能一起见证和促进孩子自由、健康地成长。在孩子面前,我们就不要怕失面子,故作高深、不懂装懂。相反,要谦卑好学,请教行家里手,或借助于互联网和搜索引擎等工具,获取更多的背景信息和专业知识,也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进行对比实验,帮助我们矫正错误的认知,从而形成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和智能结构的一个全面而正确的清晰认知。
  “黑匣子”具有全息录音和摄像功能,其所记录的信息源来自于孩子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启动“黑匣子”程序,回归历史真实,让教育过程、孩子成长过程看得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及时发现问题,并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功能。家长和老师若能各自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适,知错能改,就能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内部心理环境和外部成长环境。此时,“黑匣子”才成为助推器,为孩子成长赋能。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