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陕西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综合题命题预测
□秦 超
文章字数:
  认真研读《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相关文件后不难看出,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落脚点以教材为基础,突出地理学科的科学性、综合性、基础性、生活性。结合省内各个地市的教育情况,命制适合陕西省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是陕西省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基本题型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其中综合题往往是学科命题教师智慧的高度概括,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能力,还能指导初中地理教学方向。为此,笔者在近三年陕西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下文简称“学考”)试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几年“学考”地理试题进行一些预测。
  深化地图资料,
  注重地理的基础性

  在日常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的载体,借助地图突破教学的难点,是地理教师在授课时普遍使用的方式。将2021年和2022年学考综合题进行详细统计后发现,两年累计使用17幅地图,其中既包括“等高线地形图”“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南极地区俯视图”“俄罗斯自然资源分布图”“日本自然环境图”“北京地形图”“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图”等教材基础地图,也包括“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我的家乡——祖国的神圣领土”等不同地理要素地图。
  在试题进行设问时,紧扣地图上涵盖的基础内容,实现“以地图考知识”的主要目的。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发布,学考试题将更加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不会过多增加题目的难度。所以,未来几年学考试题可能会采用更加新颖的方式,以点带面,将要考查的地理知识点融入到地图中;同时以地理教材中的地图为依托,增加若干地理要素,拓宽地理知识的考查面,进而考查地理基础知识,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地理情境,
  体现地理的趣味性

  从地理的学科属性来看,地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理学科也具有人文特色,不同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构成地理教学的主体内容,这也是地理学科有趣的重要表现。2021年学考地理试题以“‘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台湾和福建的两所中学开展‘云交流’学习活动”为题干内容,构建有趣的地理情境,再将两所中学学生的所见所闻设计为卡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辨析,学生要想准确回答问题,不仅需要认真审题,而且要联系自己生活的实际,“云交流”也是当前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充分体现了地理的趣味性。2022年第29题的题干主要内容是“小萱同学在学习青藏地区,阅读科普知识做了以下学习笔记,要求学生将学习笔记补充完整”,学习做笔记是真实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回答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可见,未来几年的陕西省学考综合题将继续以地理情境为载体,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所见所闻、新闻时事等,通过情境融入教材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同时结合所学内容,精确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地理问题的突破口。
   整合多种素材,
  彰显地理的实践性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极为广泛的,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理学也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就是用理论指导实践,这也是新课标中“实践导向”的内在要求。例如,2021年学考综合题第30题题干:“适逢建党100周年。重庆‘小脚丫爱地理’社团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红船带我游长江’研学活动。请将下列游记片段补充完整,并做进一步的探究。”研学实践是地理学习的新方式,通过实践获取的知识更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研学旅行中学生的所见所闻,考查学生对于“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知识的理解,“红船精神”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与历史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联系紧密,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体现。2022年第25题题干中写道“某校组织学生到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研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准备了等高线地形图为野外考察作参考”,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问题。可见,以研学实践为主题,考查学生对于重要地理知识的理解将成为今后学考的重要方向。不难看出,未来几年的学考地理试题还会紧紧围绕“地理研学实践”的主题,以学生熟悉的方式,结合当地的地理研学基地,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强化地理观念,
  突出地理的思想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 人地 协调 观。可 以说“人地协调”贯穿了整个初中地理课程,是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当然也是学考试题考查的重点。2021 年第 30题以河西走廊为研究区域,主 要考 查西 北地区 灌溉 农业,学生准确回答此题需链接的知识点是: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的自然环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在有河流水和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但是发展农业时尤其要注意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问题;2022 年第 29 题要求学生分析可可西里人迹罕至的原因,学生要结合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考虑。可见,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人地如何变得和谐相处。因此,未来几年陕西省学考地理试题会继续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将学生熟悉的区域作为考查对象,通过知识的考查,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实现共赢的基本观念,例如黄土高原的生态整地方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治理、东北三省沼泽湿地的保护、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结合以上的预测和往年的学考真题,大家可以从这些方面着重复习,将基本的地图、日常的情境、基础的知识结合起来,做到了然于胸、融会贯通,这样才能答好地理学考题。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