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是“教育浪费”吗?
文章字数:
前一段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有一间民宿的讨论度非常高,除了民宿本身环境优美之外,该民宿负责人黄土(化名)的经历引起了大家关注。上海中考状元,中科院博士,在学业、职场的赛道一路顺风顺水,保研、硕转博、拿到国家奖学金,做到头部地产公司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直到他在33岁辞职,去青岛崂山开了这家民宿。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中科院博士和开民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一方面,有人认为,中科院博士就应该是搞科研、立项目的,或在国企里任高职、拿高薪的;另一方面,大部分人认为,开民宿就应该是低学历,甚至是零学历的普通人做的事。
正是因为很多人有这样的认知,因而,“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的新闻一经报道,就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大材小用”“教育浪费”。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的新闻非常多,比如:清华毕业生当保姆、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浙大毕业生种杨梅、海归博士当汽修工人……虽然他们头上都有一个耀眼的“光环”,那就是“高学历”,但笔者以为,他们的选择也是一种正常就业,并不存在“大材小用”或“教育浪费”。
众所周知,需求就是机会,追求才能成功。高校毕业生,乃至名校毕业生,他们把社会需求作为择业、就业岗位和奋斗目标,这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使自己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可谓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当前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不同的人。很多高校毕业生思想敏锐,眼光独到,从来不缺想法,只是缺乏就业经验。而一定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挥其所长,必将会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再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学历人才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也已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再把进机关、进国企当做唯一的择业、就业标准,而是勇敢面对现实,放弃所谓的“体面”职业,选择当保姆、卖猪肉、种杨梅、当汽修工等,这种旁人眼里不太“体面”、不太“匹配”的职业。笔者以为,这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择业观念的转变。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几乎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这其中固然有就业岗位少、专业不对称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还是陈旧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作祟。有的高校毕业生总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四年书,乃至更长时间,就应该有“高大上”的就业岗位,对那些被大家认为“掉价”“失面”的职业不屑一顾。择业观和就业观如此陈旧,所以才有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失业在家,坐等“啃老”,这是一种短视,更是一种悲哀。
“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这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一种正常择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择业观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并不是“大材小用”或“教育浪费”。
希望大家的观念可以不断更新,希望类似“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这样的新闻事例不再遭遇非议。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中科院博士和开民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一方面,有人认为,中科院博士就应该是搞科研、立项目的,或在国企里任高职、拿高薪的;另一方面,大部分人认为,开民宿就应该是低学历,甚至是零学历的普通人做的事。
正是因为很多人有这样的认知,因而,“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的新闻一经报道,就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大材小用”“教育浪费”。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的新闻非常多,比如:清华毕业生当保姆、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浙大毕业生种杨梅、海归博士当汽修工人……虽然他们头上都有一个耀眼的“光环”,那就是“高学历”,但笔者以为,他们的选择也是一种正常就业,并不存在“大材小用”或“教育浪费”。
众所周知,需求就是机会,追求才能成功。高校毕业生,乃至名校毕业生,他们把社会需求作为择业、就业岗位和奋斗目标,这既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使自己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可谓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当前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不同的人。很多高校毕业生思想敏锐,眼光独到,从来不缺想法,只是缺乏就业经验。而一定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挥其所长,必将会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再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学历人才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也已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再把进机关、进国企当做唯一的择业、就业标准,而是勇敢面对现实,放弃所谓的“体面”职业,选择当保姆、卖猪肉、种杨梅、当汽修工等,这种旁人眼里不太“体面”、不太“匹配”的职业。笔者以为,这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择业观念的转变。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几乎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这其中固然有就业岗位少、专业不对称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还是陈旧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作祟。有的高校毕业生总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四年书,乃至更长时间,就应该有“高大上”的就业岗位,对那些被大家认为“掉价”“失面”的职业不屑一顾。择业观和就业观如此陈旧,所以才有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失业在家,坐等“啃老”,这是一种短视,更是一种悲哀。
“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这既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一种正常择业。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择业观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并不是“大材小用”或“教育浪费”。
希望大家的观念可以不断更新,希望类似“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这样的新闻事例不再遭遇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