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善读无字之书
□刘奇叶
文章字数:
  世界上有两种书:一是载有文字的书,二是现实生活的无字书。有字书好读,无字书怎么读?大家自会知道无字书即“人生”,是活到老,读到老,学到老的一本有特别意义的书!有字书增加知识内涵,无字书则增加人生阅历。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与心得: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勉励大家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读书人尤其要深刻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观察,从经验中提炼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从无字句处读书”。
  有字书是从无字书而来,是无字书的一种载体。现实的无字书,总是同人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无穷无尽,是人们尚未写成的有字书。若把写过去的有字书当成现实的有字书来读,那就本末倒置,成书呆子了。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道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是人们行为的方式,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的一种技巧,更是揭开事物疑难的钥匙……人生在世,作文有作文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用兵有用兵之道,为官有为官之道……人迹所至,道皆所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可领会、顿悟、感觉,但难以用语言形容、描绘、介绍。写在书上的道,是过去的道,过去的总是过去,现实生活才更生动活泼、复杂多变。过去只有与现实相结合、相参照,才有意义。
  庄子讲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杀牛师傅顺着牛的骨骼结构,避实就虚,巧妙运刀,牛宰得好,刀也保养得好。解牛之技,不是从有字书中学来的,而是从无字书中得来的,是顺应自然的结果。
  诚然,无字书要读,有字书也要读,因为有字书是过去无字书的一种总结,读有字书很有必要。不读有字书,对过去的历史无从了解,譬如不读《史记》,怎么认识秦始皇;不读唐诗,怎么认识李白和杜甫。但,仅满足于读有字书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要想全面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想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工作方法,能独立地去生活、去创新,不步人后尘,就要学会多读“无字书”。事实上,人多读有字书,也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读现实的无字书。孙子兵法云:“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我们追求真理,寻找成功的诀窍,既要从有字书中找依据,更要从无字书中找借鉴。有人说过,学好了《成功法则》,并不见得能成功;学会了《智慧大全》,并不一定变得异常聪明。“道”在实践中,要想准确把握,只有亲身实践,细心感受,切实体会。哲学家早就说过,实践出真知。唯有认真实践,才能增长才干。实践,就是读无字书。因此,读书如不与现实相结合,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也就只能得其皮毛,就是读死书。读得再多,最多只是一个“两脚书柜”而已。我们读书,要得其书本的精髓,既要走进书本又要走出书本,得其神,忘其形。
  老子早就说过“有无相生”。一个人要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人,一生至少要读这两本书。对未成年人来说,要多读有字书;对于成年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多读无字书,这样才能“无中生有”。要读活书,不要读死书,要铭记: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周恩来同志曾作一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既是读书人,就须要得其道,运其神,启其智,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我们不断掌握新知、学以致用、创造创新。从无字句处读书,才能求得真学问,练好真本领,方才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