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读懂青春期的孩子 照见生命的成长
□徐国文
文章字数:
  ——青春是人生的一场盛宴,也是一场痛苦的折磨。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时而敏感,时而热情,时而懂事。“百变魔君”的表象,让很多家长一时摸不着头脑。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是一门学问。为此,编辑部特约杭州萧山第五高级中学的专业教师以“讲解+案例”的形式,为大家解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青春 期是一 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体现了孩子身体器官更为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开始觉察“我是谁”的问题,并不是之前完全依附于父母的孩子了。我们应如何评价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放下“道德评价”,从孩子生命成长的规律,把握青春期的心理状态,从心理逻辑来读懂、看到和拥抱孩子,绽放青春期孩子生命的绚丽多彩,为后续的成长期奠定基石。
  青春期孩子情绪的不稳定与其大脑发育过程有着密切关联。青春期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完全成熟,存在发育不够协调之处,这种不协调体现在负责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已发育成熟,而负责复杂性思考和决策的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却尚未发育成熟。大脑边缘系统由海马和杏仁核构成,用于管理记忆、情绪和感受奖励。海马负责管理记忆,杏仁核负责管理情绪;大脑前额叶皮质负责解决问题、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与边缘系统的日趋成熟相比,前额叶皮质的发育则较为缓慢,通常要到25岁以后才会逐渐发育成熟。从大脑发育的现状看,青春期孩子容易冲动和情绪化,家长要理解孩子产生情绪的客观因素,同时更要学会关注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青春期的孩子想要追求个体的“独立”,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分析、判断、选择事物;想要独立地想问题、做事情;想要被当成一个“大人”那样对待,不想事事听从指令。
  父母要从青春期孩子的“宣言”中听出:他想有自己的空间;他需要被尊重、被平等地对待;他渴望有自主的权利。当父母一味告诉孩子“你应该”的时候,他会感到“被教育”,不独立;当家长一味想走入他的世界,去打探他的各种情况时,他会感到“被侵入”,不独立。他们最怕的,是被剥夺“独立”的权利,他们想要的,是一方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是一点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时间,父母不要成为青春期孩子行为和心理上的“枷锁”,不应以爱的名义干涉孩子的独立,而是要给予孩子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有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有自己决定一些事情的权利,有独立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权利。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放手和“分离”,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可能孩子与父母培养的预期会不一致,这需要父母理性对待,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身生命成长的轨迹,他有自身潜在的智能优势,他是自己的主人,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在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父母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父母在孩子的身边默默地给予陪伴、鼓励和支持,当孩子需要父母帮助时“挺身而出”;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不是理论性地说教,而是在情境中的教育,“择时而教”;父母对孩子投射出合理的期待,学会等待孩子的慢慢成长。
  纪伯伦在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写道:“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 身渴 望而 诞生 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家长要读懂青春期,给予孩子独立与自由,让他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独立与自由的孩子,才会具有生命力,拥有自信心,实现未来的无限可能!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