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从中小学抓起
□胡 华
文章字数:
  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学校将学生应具有“一种能力两种意识”(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标准,并纳入毕业要求。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写得一手好字、口语表达流畅、文章十分出彩,都是令人赞赏和羡慕的事情。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求职、恋爱、工作等方面作用巨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要且必要。然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多语言文字应用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如汉字的书写习惯,如果不从小开始训练正确的笔画顺序,学生就不能写出规范的汉字,也不能写得美观。再加上学生一旦养成错误的书写习惯,会更不容易纠正。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到了高中仍然不会写字,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横七竖八,旁人根本无法辨认;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佳,无法把一件事情描述清楚;还有的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缺乏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写作文更是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毫无逻辑顺序。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中小学阶段解决好,到了大学会更加难解决,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从中小学抓起。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只注重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基础不牢,加之现在教师教学时用PPT的较多,板书较少,无法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写作文时不自己动脑筋思考,在网上抄作文、写套路作文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这些现象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回想笔者上小学的时候,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书写,每天都会布置写字作业,到了三四年级还要学习毛笔字,因此学生普遍打下了坚实的写字基本功。到了初中,老师开始让我们天天写日记,我们的写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没有学生害怕写作文,更没有学生写套路作文。
  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在天长地久的训练中逐步得到提高的,绝不是走捷径、想歪路能提高的,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学生没有好处,也无法真正让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为此,中小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一笔一画书写规范,从而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此外,教师应摒弃套路作文,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写出真情实感,这样学生才能写好作文。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多练习口头作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班级还可以举办讲故事 比赛,年级组可以举办辩论赛,学校可以举办演讲比赛,通过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比赛磨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于口头表达并乐于口头表达。
  事实上,口头表达能力在同学交流、师生交流以及人际交往中作用巨大,有的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但没有条理和逻辑,让人听了不知所云;有的人不善言辞,心里面想得到可说不出来,这就是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很好训练的结果。当然,除了要让学生敢于口头表达,更要让学生善于口头表达。同样的话语意思,善于口头表达的人说出来让人爱听,也乐于接受,而不会表达的人说出来让人不爱听,令人不舒服。因此口头表达能力是门很深的学问,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礼貌用语、文明用语。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因此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从中小 学 开始培养。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