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改造挖掘,以一当十
——例谈素材运用
文章字数:
   □王淦生
  我们平时搜集的作文素材大多呈“原生态”,实际运用中不易与作文主题完美衔接,这就需要我们对素材进行适当“加工”。对作文素材的“加工改造”并不是让你对材料添枝加叶甚至歪曲篡改,而是探究材料的丰富内涵,挖掘材料的深厚意蕴。你可以对经典素材作出全新甚至另类的解读;你可以为历史素材创设合理的情境捕捉到材料的微言大义;你可以对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作符合逻辑的新编使之更适合所要表达的主题;你可以对故事性素材作逆向的推演对历史作出假设;你还可以挖掘文学类素材的比喻或类比……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材料用途更广,与文章立意更匹配。
  换个角度,不同解读
  有道是“形象大于思想”,任何现实中发生的、文学作品中讲述的故事都能有若干种解读。每一则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都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便会从同一材料中收获不同的道理。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文学创作和个人发展的角度看,陶渊明退出官场回归田园称得上是一件幸事,但是若从中国的‘政治气候’和‘官场生态’来分析,少了这样一位有着美好的政治梦想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的参与者,恐怕只能使中国的官场更加黯淡。从个人的职业抉择与事业发展方面看,陶渊明也许是一位有智慧有勇气的人;若从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角度来评判,陶渊明身上似乎缺少了一种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这是中学生习作《责任与担当》中的精彩片段。作者先从文学和个人的发展角度指出陶渊明辞官的正面意义,又将他的这种行为放到中国官场乃至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分析,得出了“陶渊明身上似乎缺少了一种责任感与担当意识”这一结论。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就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这样的“素材加工”,既有新意,又有深度。
   合理想象,创设情境
  很多同学都会用古诗文作为作文素材,但是古诗的要言不烦和古文的言简意赅有时不足以将我们所要阐述的内容充分表达,这时候往往就需要我们合理想象、创设情境、虚构情节,将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充分陈述出来。
  “自古以来,在人们心目中,‘英雄’总是与‘胜利’‘成功’‘辉煌’连在一起;殊不知,回望历史,还有另外一种‘英雄’,他们的英名,却与‘退却’‘隐忍’‘成全’相关联。比如‘力拔山兮气盖世’,最终却自刎乌江的项羽。他不会不知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他更明白,跟随他的三千子弟已一去不复返,这让三千个家庭破碎。他自认愧对江东父老,愿以一死来求得他们日后的生活安宁和大江南北干戈化玉帛。勇敢退出,让华夏大地兵燹平息,让离乱百姓重回家园,这何尝不是英雄?”
  这是考场作文《我看英雄》中的一个片段。对于项羽的乌江之刎,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项羽缺少韧的精神,缺乏东山再起的意志,这当中以杜牧的《题乌江亭》为代表。这位考生却展开想象,从“愧对江东父老”和“愿给天下一份安宁”这两个角度呈现了项羽临终前的心理活动,表达了自己对项羽自刎这一行为的理解和认同,使文章观点富有新意。
   故事新编,翻出新意
  历史不容篡改,但故事可以翻新。有时为了引起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与反思,为了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适当“翻新历史”,让读者从我们“新编”的历史故事中品出别样的意味,并以此佐证作文论点。故事新编,切忌无厘头,贵在有深意。
  “职场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因为编制问题,唐僧需要从悟空、八戒和沙僧中裁减一员。悟空有时目空一切,但一路上降魔除妖,缺了他安全难以保障;八戒平素好吃懒做,但善与领导沟通,擅长处理社会关系;沙僧不善言辞,踏实苦干,但他的活儿是个人就能干。最终,能裁减的只有沙悟净。短短一则故事,道尽了职场的‘潜规则’:一个人有点儿小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别人取代不了的特长。”
  这是中学生习作《培养个性,拥有特长》中的一个片段。作者通过“新编故事”,将《西游记》中的几位主角安排到了一则“裁员”故事中,分析各人辞与留的道理,富有理趣,意味深长,展现了职场和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没有特长就难以获得和守住自己的位置。“故事新编”须根据人物自身的特点,设置不同情境和情节,让故事焕发新意。
  逆向推演,正例反用
  历史是没有“假如”的,更不能推倒重来。但是我们在反思历史的时候,却常常会“退一步说”,给既成事实一种假设。其实,写议论文时,我们也完全可以对手中一些事实性论据进行假设,逆向推演,正例反用或反例正用,让这些论据的适用范围成倍扩大。
  “试想,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如果稍稍自私一点,不向齐桓公举荐管仲并甘居其下;齐桓公如果心胸稍稍狭隘一点,来个快意恩仇,杀了当年几乎要了自己身家性命的管仲;管仲如果脾性稍稍执拗一点,固守‘忠臣不事二主’之理念……不仅是这三个人的命运会截然不同,甚至齐国乃至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中国的历史都要微调或是改写。如此看来,性格不仅决定了个人的命运,有时候还可能会左右历史的走向!所以,修身养性,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不仅会有益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时代。陶冶情操、优化性格,此事亦大矣!”
  这是中学生习作《性格管理,事关重大》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在文中就是运用了“逆向推演,正例反用”的方法,对一段历史故事反向演绎,由此证明了是否拥有良好的性格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甚至会一定程度上左右历史的进程的道理,凸显出“性格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则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故事被翻出新意,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论证效果。
  发现瑕疵,质疑定论
  在某些历史著作或文学作品中,因为对人物的某种情感因素,在介绍人物或者塑造人物形象时,会不自觉地附着作者的感情色彩,特别是小说和戏剧中的人物。剔除这些情感因素,作出更为客观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
  “比如《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失街亭’一役,如果对此事细加‘问责’,首先应当归咎于诸葛亮的盲目轻信、用人失察,可是小说中却重点渲染了诸葛亮事后精心表演的‘空城计’和‘斩马谡’,将一个负有领导和用人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打造成了一个不徇私情斩爱将、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公正者’与‘智慧者’。以事后博人眼球的‘补救’来冲淡事先捅下的‘娄子’——多么绝妙的‘障眼法’!”
  这是中学生优秀作文《问题的“障眼法”》中的一个片段。这段文字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自古而今人们生活当中和小说正史里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为尊者讳”“为尊者饰”的陋习,让典型的历史故事焕发新意,颇耐咀嚼,发人深思。虽然陈说的是一则古代小说中的旧事,却让人浮想联翩,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意味深长。
  如何让手中“有限”的素材展现出“无限”的魅力,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技巧。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多积累、多思考、多挖掘、多分析。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写作亦然。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