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长颈鹿,看到孩子背后的行为需求
文章字数:
陆地上心脏最大,脖子最长的长颈鹿拥有广阔的胸怀开阔的视野。通过阅读《非暴力沟通》一书,我了解到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要采用一种平和而充满爱的沟通方式,即“长颈鹿语言”。习惯用“长颈鹿语言”的人能看到沟通对象的内心需求,能倾听和满足双方的感受和需要。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存在着语言上的暴力。记得一个傍晚,在孩子外婆家,孩子的自行车没气了,我们在露天环境下研究怎么用汽车工具箱的工具打气。天色渐暗,孩子拿着一本书在我们旁边,在昏暗的露天环境下站着随意地翻看,她外婆看见了连忙提醒:“哎呀,不能在这么暗的环境下看书,眼睛看坏了。”可是孩子不听,表示拒绝,并继续翻。说了不听,这样真的很让人生气,我没想太多,指责道:“和你说了没听见吗?有没有告诉你看书要坐下来好好看,你这样站着看得清吗?这样看对眼睛不好。”以往我生气了这么说是有用的,结果这次不管用,孩子表现得有点情绪,并且不愿意配合。于是我连拉带拖地把孩子叫到边上训诫了她,疾言厉色之下,她一边掉眼泪一边认错了。这一刻,我开始反思,她知错是因为我叱责了她,而不是真的认为自己有错。
很多时候,明明自己觉得有好好说话,为什么孩子不能好好听着做呢?直到最后变成疾言厉色。“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提醒我,“你不可以”“你不乖了”“你怎么可以”……这些充满责备、评判、标签和否定的语言其实如豺狗的獠牙般伤人,“杀人诛心”“无意识否定与挑剔孩子”“稳准狠地打击孩子的自尊”,这些行为可能会在精神上伤害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自尊心强的孩子。现在整天围着我叽叽喳喳,偶尔被我呵斥几句转头就忘,但当孩子长大以后呢?
我们要用一种平和而充满爱的非暴力沟通方式,看到沟通对象的内心需求,倾听和满足双方感受和需要。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观察指的是不带评判、不贴标签地说出对方所做的事情,“我看见或听见……”;感受指的是表达此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例如:喜悦、开心、难过、害怕等;需要指的是从内心感受出发,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需要,“我感到……”;请求,提出你的请求,要注意不用命令式语气,“你愿意试试……吗?”
幼儿是听不明白什么大道理的,我应该用“长颈鹿语言”。对于在昏暗灯光下站着看书这件事情,我原本可以温柔而坚定地这样说:
宝宝你现在站着在看书,灯光又这么暗。(观察:描述事实,不涉及评判)
我担心对你的眼睛不好。(感受:表达此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你愿意试试先放下书帮我们研究下怎么打气吗?或者你可以试试在不远处屋檐下开着灯看书,我想会好很多。(请求:不用命令的语气)
之后我了解到她为什么会站着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因为外公在那里,她想给好久没见的外公“炫耀”她最喜欢、最得意的《冰雪奇缘》这本书。她之前确实说过:“外公,看我有这本书。”但外公忙着研究怎么打气,没听到也没给她回应,所以她故意站在大家前面翻书。
行为背后必有情绪,问题背后必有需求。在亲子关系中,许多家长都处于“任务型”陪伴和“聊天型”培养,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感受型”陪伴。一起分享快乐,让快乐加倍;一起承受痛苦,让痛苦被分解。许多孩子感到难过时,他们不会说,更多是通过行为和情绪来表达,如:哭闹,做我们大人不希望做的事情。我的孩子平时有情绪时会故意这样说:“我要吃好多好多冰淇淋,我要吃糖,吃好多糖。”这时很多家长就会用“评价”来代替“观察”,直接以强势的口吻指责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事后才发现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些行为释放的信号是在告诉我们“爸爸妈妈,我需要你的陪伴”,我们不妨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做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同时也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最后提出自己的请求。
没有天生完美的孩子,他们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惹父母生气。父母本应是孩子安睡的港湾,是可以为孩子提供支持的宽大椅背,但有时,也可能会变成孩子痛苦的来源。同样,也没有人生来就是一个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需要不断修行。
沟通,是父母与孩子共建幸福之家的钥匙。沟通之术,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第一则人生教诲。愿我们学会非暴力沟通,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