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无身份”,权益不能“无保障”
文章字数:
前不久,湖南衡阳某学院一名女学生在网络上发布求救信称,其2021年6月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后被企业领导性侵并怀孕。之后,校方发布情况说明:学校关注到我校2022届毕业生在网上发布的求救信后,第一时间与该毕业生取得联系。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学校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坚决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同时提醒大家,一旦遭遇不法侵害务必第一时间报警求助。(4月12日《法治日报》)
“实习生”泛指在某一专业的高年级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中职生,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实际工作经验。这种既非正式雇用劳工又尚未脱离校园的“模糊身份”,极易导致实习生受到不公正待遇且难以拿到相应的报酬,甚至在遭遇意外伤害或被侵犯权益时缺乏维权底气。此类职场乱象有违公平正义,亟待依法矫治。
实习是在校学生走出校园、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也是其积累劳动经历、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成绩也被许多高校纳入在校表现考核。由于实习生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保护,只能签订劳务实习协议。这就极易形成其在实习过程中自身权益保障的“软肋”,同时也给不良实习单位提供了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机会。如何保障实习生权益不落空,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实习生从事的工作与正规劳动者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主体不符合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因此不能享受劳动者的各类权益,这显然有失公平。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尽管实习生不适用劳动法,但仍要注意劳动基准的普适性问题,如工时、工资以及职业安全卫生的保护,应该与一般劳动者一致,并且要注意实习生的培训。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所共知的基本常识。“无身份”的实习生,正当权益不能无保障。而要有效保障其权益,就应当明确其法律身份,并建立与其身份地位相适应的权益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虽有相关法规保障高校及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权益,但相关条款对于法律责任认定、维权途径和维权保障机制的规定仍然比较粗糙,可操作性有待提升。应制定完善的实施细则,创造良好的实习就业法治环境。
教育部等五部门曾印发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并于去年进行了完善。通过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管措施,以及追究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方式保障了实习生的权益。实践中,还可将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的黑名单对社会公开,将职业院校的相关投诉举报纳入评估审核的范围,实习单位则纳入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实习生也要对自己享有的权利深入了解,尤其是明白维权途径。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应尽量选择正规的实习单位,并且注意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要求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要求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或雇主责任险等。
“实习生”泛指在某一专业的高年级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中职生,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实际工作经验。这种既非正式雇用劳工又尚未脱离校园的“模糊身份”,极易导致实习生受到不公正待遇且难以拿到相应的报酬,甚至在遭遇意外伤害或被侵犯权益时缺乏维权底气。此类职场乱象有违公平正义,亟待依法矫治。
实习是在校学生走出校园、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也是其积累劳动经历、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成绩也被许多高校纳入在校表现考核。由于实习生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保护,只能签订劳务实习协议。这就极易形成其在实习过程中自身权益保障的“软肋”,同时也给不良实习单位提供了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机会。如何保障实习生权益不落空,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实习生从事的工作与正规劳动者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主体不符合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因此不能享受劳动者的各类权益,这显然有失公平。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尽管实习生不适用劳动法,但仍要注意劳动基准的普适性问题,如工时、工资以及职业安全卫生的保护,应该与一般劳动者一致,并且要注意实习生的培训。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所共知的基本常识。“无身份”的实习生,正当权益不能无保障。而要有效保障其权益,就应当明确其法律身份,并建立与其身份地位相适应的权益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虽有相关法规保障高校及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权益,但相关条款对于法律责任认定、维权途径和维权保障机制的规定仍然比较粗糙,可操作性有待提升。应制定完善的实施细则,创造良好的实习就业法治环境。
教育部等五部门曾印发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并于去年进行了完善。通过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管措施,以及追究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方式保障了实习生的权益。实践中,还可将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的黑名单对社会公开,将职业院校的相关投诉举报纳入评估审核的范围,实习单位则纳入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实习生也要对自己享有的权利深入了解,尤其是明白维权途径。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应尽量选择正规的实习单位,并且注意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要求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要求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或雇主责任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