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化学:考前考中注意要点
□姚新平
文章字数:
   一、考前
  1.回顾重要基础知识
  (1)无机部分
  考试秘籍
  考生要回顾课本上的重要实验,如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室制氯气、浓硫酸与铜的反应、SO2溶于水、实验室制氨气、反应方程式、反应装置、除杂、检验(干扰因素的排除)等;并且注意其与平衡理论、结构理论的关联,如Cl2+H2O[⇌]HC-lO+H++Cl-,从化学平衡、强弱电解质、结构(H-O-Cl)与性质等角度去分析此反应,而不是只关注这个方程式。
  (2)有机化学
  考生要关注非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如酰胺基;重要的化学性质,如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醇的多种氧化反应、酰胺在不同酸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核酸等;重要的有机实验,如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醇的消去、羧酸的酯化反应等。
  (3)物质结构与性质
  考生特别注意牢记一些名词,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6种表达方式、晶体的自范性、超分子、元素分区、无隙并置、超分子等。
  2.回顾重要解题
  模型
  (1)计算
  ①氧化还原计算,以
  得失电子相等为主线,找所求与已知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返滴定,所求用量 = 总量-过量。
  ③K、Ka、Kb、Ksp、Kh的定义,浓度为固定值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不出现在K的表达式中,如固体、纯液体、稀溶液中的水。
  ④晶体的计算,求密度、求晶胞参数,注意1m=109nm=1012pm。
  (2)同分异构体
  思考顺序为:由分子式→不饱和度→类别→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3)高聚物模型
  考生要关注两种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和两种结构(线性结构、网状结构)。
  (4)实验探究
  ①排除干扰的方法,消灭法、单验法、对比法。
  ②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电化学验证。
  ③实验探究中的速率与限度。
  ④题目所给新知识的应用,排干扰、做检验,往往用于较难的设问。
  3.回顾一些解题经验或教训
  (1)审题
  ①在读题时,考生要迅速把题目所述事实或现象“翻译”成化学语言。
  ②考生要预判信息的用途,如给Ksp往往会涉及沉淀的生成、转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
  ③对化工生产流程题或实验探究题,考生要审出各步后未标出的“隐含”物质或离子,这些“隐含”是设问的主要考点。
  ④理论题中,考生要分清是用速率还是限度来解释。
  ⑤考生要审溶液的酸碱性,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⑥计算题审单位,考生注意题目所给质量、长度、体积单位与所求要求单位是否一致。
  ⑦考生要审答题要求、结构,审要求书写哪种电子排布式、方程式的类型等。
  (2)回顾解题经验
  ①结构中的难点是用配位键、氢键、分子极性来解释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理论题中导致某种后果的原因,一是考生熟知的,另一个是“隐含”在题中的。只写其中一点得不了2分。
  ③无机化工题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一是有回箭头的物质,二是母液。
  ④有机推断隔步转化较难,往往需要考生用题目所给已知“前后夹击”。
  ⑤实验探究题文本较长,考生往往会忘掉前面的已知,导致写不出或写错答题。
  4.考试时间分配
  考生可分配给选择题20至25分钟,填空题平均每道题用时13分钟,结构、理论题一般少于平均用时,实验和有机题一般多于平均用时。
   二、考中
  1.考生要分配好时间,遇到较难的费时设问可先放一放,不要在一个选项或一道题上耗时太多。
  2.面对选择题中的送分题,考生别想太多,充分自信,不是要把所有选项都仔细看一遍;如果有了明显答案,可不再看下去。
  3.面对填空题,每道大题分几个设问,一般情况下,每个设问的关联性不强,前边答不上并不影响后面的填空,考生要把题看完。
  (来源:《北京考试报》)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