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认真落实劳动课程标准
□庄忠正
文章字数:

  2022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劳动教育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工程。新时代劳动教育正在大中小学有序推进,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与“德智体美”四育相比,劳动教育仍处于弱化状态,是教育中的短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认真落实劳动课程标准,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虽然劳动课程日益被重视,但存在劳动内涵被泛化和窄化,劳动教育畸变为技艺学习、休闲娱乐、惩罚手段等现象,劳动课程中的劳动与教育成为“两张皮”。部分青少年中甚至出现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所以,劳动课程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这是新时代新形势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纵观中西方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劳动教育最初是一种面向生产实践的生产性的或职业性的教育,缺乏育人价值的有效引导。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育人价值引领,劳动课程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和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即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劳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一方面,每一学段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不同学段要求,合理选择并安排课程内容和目标,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实现每一学段中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的有机融合和统一,避免缺乏教育设计和意义建构的“有劳动无教育”现象,避免劳动课程实施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另一方面,注重不同学段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衔接,建构横向融通、纵向有序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在横向上,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在纵向上,分别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设计相互衔接、进阶有序的各学段课程目标,体现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联系性和进阶性,避免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培养上的学段性脱节。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劳动课程体系
  劳动课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虽然三类劳动的目的、方式、关系以及成果不同,但它们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可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而且劳动课程的实施学段、教学过程、实施场域亦具有整体性,不可硬性分割。换言之,劳动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综合性、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关涉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能否实现。但是,在劳动课程的安排和实施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劳动课程目标和内容缺乏整体性把握,课程目标的定位时有偏差;各学段劳动课程缺乏一体化设计,目标和内容时有学段性脱节;劳动课程实施的方式简单化、单一化;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缺位严重等。所以,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劳动课程体系,实现劳动课程的全方位、多领域、各要素间深度融合。
  首先,严格贯彻“整体规划、纵向推进、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构建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课程体系。一方面,根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以及区域特点、学校劳动教育环境等,合理选择和确定任务群,整体安排每个学段的劳动课程,体现劳动课程在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与递进关系。另一方面,根据其他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注重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探索三位一体的系统合作机制,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主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例如,通过指导家长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日常生活、邀请社区管理人员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代表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计划的制定等,促成家庭、社区协同开展劳动教育。
  最后,丰富劳动课程的实践方式,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地域文化为载体,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区域特色校本课程,提高劳动教育实效,而且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渠道。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评价考核方式
  劳动课程评价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的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劳动课程评价引导劳动教育发展,那么劳动课程教师则对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决定性意义,因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但是,以往的劳动课程评价机制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方式简单化、评价功能异化等一系列问题。劳动课程教师则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无法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致使他们成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洼地,难以形成稳定的师资团队。所以,为了引领劳动教育纵深发展、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综合育人价值,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改革评价考核方式。
  劳动课程评价要贯彻导向性、发展性、系统性原则。劳动课程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核心素养在每个学段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劳动过程中的体现是评价的首要对象,各个学段劳动素养的具体要求则为评价提供了参照系。但是,评价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即通过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实现“以测促学,以评促教”的教育目的。在评价主体上,既然劳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评价应由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即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其中。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多维度,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
  针对教师,则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考核机制,合理评价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督促教师加强研究和改革,提升教育效果,并且把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引导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诚如列宁批评只学习“书斋里共产主义知识”的青年,不能被称为“合格共产主义者”,当代中国青少年只有接受新时代劳动教育,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劳动素养,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才能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光明日报》)

陕西教育报刊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