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 圆梦 造梦
文章字数:
逐梦是一次挑战自我之旅。读研曾经是我读本科时的一个梦想,只是后来因各种原因最终放弃了,但它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底。
2019年6月,送走了我所带的第三届高三毕业班学生,暑假期间一直陪伴学生们从高考查分到最后录取,一起经历着忧虑和激动,激起了我心中的波澜,让我有了想再去读研深造的冲动。当我的学生高考录取的大幕落下,我心中考研的想法愈加强烈。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勇敢去逐梦,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于是已经“奔四”的我从2019年6月到2020年7月,经历了疾风暴雨式的赶时间复习,一波三折的调剂与复试和长夜漫漫的等待,最终我这个“跨学校”“跨地区”“跨学科”“跨年龄”的“四跨”高龄考生经过调剂成功上岸,被一所师范大学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录取了。看到被录取的通知,我兴奋得蹦了起来,在家里狂跳狂叫,比高考后接到录取通知书还激动,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考研之路有多么不易。
圆梦是一次脱胎换骨之旅。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的研究生开学典礼和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是网上连线进行的。虽然未能到现场,但是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重视和关爱。上课和上网课对于我来说再熟悉不过,由原来课堂的组织者和执教者,一下子转变成学生的身份,角色的快速转换让我有些不适应,但我尽快地调整转变了自己的心态。
由于所在单位还没放假,每天研究生的课业压力和自己工作生活的压力,让自己感到有些忙乱,不过我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我要好好协调,尽快进入状态。就这样,我鼓足干劲备课、上课、听课、完成作业,每天充实而忙碌。
研究生的课和本科的课程有很多的不同,不论是深度、广度还是难度都大幅提升,虽然学着辛苦,但这正是读研的价值所在,让我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维,更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圆梦是一次满载幸福之旅。2021年,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我们也终于能到学校现场体验研究生的真实生活。拿到自己的研究生学生证、出入通行证和校园一卡通,我感受到了神圣和幸福,这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也是我新生活的见证。
第一次看到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任教学科的同学们,感觉既陌生又熟悉,但是共同的梦想让我们走在了一起,让我们这个班充满友善、欢乐和温馨。我发现,在班里的同学中,有几位同学的年纪比我还大,还有部分同学是拖家带口来的,在安顿和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他们都能按时到校学习,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让我心生敬佩,对比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令我自愧不如。
学院安排了资深的教授给我们上课,我们还通过双向选择,有了自己的导师。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导师是我所带2019届的一名学生强烈推介的,我的导师是她在读本科的班主任,就这样,她大学的班主任成了她高中班主任的导师,一切都是那么有缘。
大学老师们广博的知识和启智润心的教学让人眼界大开,如沐春风。课堂上同学们相互讨论、探究和分享,课后按分工完成作业,每天都有条不紊,快乐踏实。
重返大学校园的我,每天如身处美梦当中不愿醒来,大学的教室、餐厅、图书馆、运动场,这些都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现在终于又在眼前。每天出门去教室,我都充满期待和愉悦,每天放学后走在林荫的路上,我都告诉自己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要好好珍惜,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现在走的路是多少人的梦寐以求的上升之路,我现在的生活是多少人向往羡慕的美好生活。
造梦是一次点燃心灯之旅。读研又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最近两年我偶尔在家长群里分享自己发表的小文章,有家长说,“希望老师能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指导孩子们的作文。”我心里一震,自己不是语文老师,对于指导学生写作,一直有所顾虑。转念一想,为了学生的进步,啥事都应当大胆去尝试。于是,我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写稿、投稿,在指导了几篇学生的文章后,我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几天,我恰巧收到了导师帮我修改小论文的邮件,看到邮件的我震惊了,文章上满是详细的批注和修改意见。我内心非常感动,导师每天忙于教学和科研,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现在又抽空来为我修改稿件,真的太不容易了。想到这里,我决定要像导师那样耐心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修改文章。
就这样我指导学生们完成了一篇篇习作并投到了指定邮箱。经过不懈努力,一年来我们积极投稿国家学术期刊的征文活动,共有4篇学生习作获得登载。我满心欢喜地向导师报喜,导师赞扬我为学生们打开了写作之窗,并鼓励我继续努力,做学生学业和人生的导师。
梦想一旦点燃就不再熄灭。家长们都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考研读研之旅激励班上的孩子们奋发进取,我也经常用自己的故事告诫孩子们珍惜当下,勇于追梦。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我的读研之旅还在前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希望同学们在求学路上都能共享欢乐与欣喜;希望莘莘学子都能铭记初心使命,向着幸福的方向,奋勇前行。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三 吕迅喜
2019年6月,送走了我所带的第三届高三毕业班学生,暑假期间一直陪伴学生们从高考查分到最后录取,一起经历着忧虑和激动,激起了我心中的波澜,让我有了想再去读研深造的冲动。当我的学生高考录取的大幕落下,我心中考研的想法愈加强烈。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勇敢去逐梦,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于是已经“奔四”的我从2019年6月到2020年7月,经历了疾风暴雨式的赶时间复习,一波三折的调剂与复试和长夜漫漫的等待,最终我这个“跨学校”“跨地区”“跨学科”“跨年龄”的“四跨”高龄考生经过调剂成功上岸,被一所师范大学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录取了。看到被录取的通知,我兴奋得蹦了起来,在家里狂跳狂叫,比高考后接到录取通知书还激动,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考研之路有多么不易。
圆梦是一次脱胎换骨之旅。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的研究生开学典礼和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是网上连线进行的。虽然未能到现场,但是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重视和关爱。上课和上网课对于我来说再熟悉不过,由原来课堂的组织者和执教者,一下子转变成学生的身份,角色的快速转换让我有些不适应,但我尽快地调整转变了自己的心态。
由于所在单位还没放假,每天研究生的课业压力和自己工作生活的压力,让自己感到有些忙乱,不过我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我要好好协调,尽快进入状态。就这样,我鼓足干劲备课、上课、听课、完成作业,每天充实而忙碌。
研究生的课和本科的课程有很多的不同,不论是深度、广度还是难度都大幅提升,虽然学着辛苦,但这正是读研的价值所在,让我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维,更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圆梦是一次满载幸福之旅。2021年,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我们也终于能到学校现场体验研究生的真实生活。拿到自己的研究生学生证、出入通行证和校园一卡通,我感受到了神圣和幸福,这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也是我新生活的见证。
第一次看到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任教学科的同学们,感觉既陌生又熟悉,但是共同的梦想让我们走在了一起,让我们这个班充满友善、欢乐和温馨。我发现,在班里的同学中,有几位同学的年纪比我还大,还有部分同学是拖家带口来的,在安顿和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他们都能按时到校学习,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让我心生敬佩,对比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令我自愧不如。
学院安排了资深的教授给我们上课,我们还通过双向选择,有了自己的导师。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导师是我所带2019届的一名学生强烈推介的,我的导师是她在读本科的班主任,就这样,她大学的班主任成了她高中班主任的导师,一切都是那么有缘。
大学老师们广博的知识和启智润心的教学让人眼界大开,如沐春风。课堂上同学们相互讨论、探究和分享,课后按分工完成作业,每天都有条不紊,快乐踏实。
重返大学校园的我,每天如身处美梦当中不愿醒来,大学的教室、餐厅、图书馆、运动场,这些都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现在终于又在眼前。每天出门去教室,我都充满期待和愉悦,每天放学后走在林荫的路上,我都告诉自己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要好好珍惜,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现在走的路是多少人的梦寐以求的上升之路,我现在的生活是多少人向往羡慕的美好生活。
造梦是一次点燃心灯之旅。读研又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最近两年我偶尔在家长群里分享自己发表的小文章,有家长说,“希望老师能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指导孩子们的作文。”我心里一震,自己不是语文老师,对于指导学生写作,一直有所顾虑。转念一想,为了学生的进步,啥事都应当大胆去尝试。于是,我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写稿、投稿,在指导了几篇学生的文章后,我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几天,我恰巧收到了导师帮我修改小论文的邮件,看到邮件的我震惊了,文章上满是详细的批注和修改意见。我内心非常感动,导师每天忙于教学和科研,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现在又抽空来为我修改稿件,真的太不容易了。想到这里,我决定要像导师那样耐心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修改文章。
就这样我指导学生们完成了一篇篇习作并投到了指定邮箱。经过不懈努力,一年来我们积极投稿国家学术期刊的征文活动,共有4篇学生习作获得登载。我满心欢喜地向导师报喜,导师赞扬我为学生们打开了写作之窗,并鼓励我继续努力,做学生学业和人生的导师。
梦想一旦点燃就不再熄灭。家长们都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考研读研之旅激励班上的孩子们奋发进取,我也经常用自己的故事告诫孩子们珍惜当下,勇于追梦。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我的读研之旅还在前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希望同学们在求学路上都能共享欢乐与欣喜;希望莘莘学子都能铭记初心使命,向着幸福的方向,奋勇前行。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三 吕迅喜